朱元璋曾說過,打敗北元不在打敗他們本身,而在找到他們。事實上,在入主中原近百年后,元人體內的黃金血脈已經逐漸淡去,再不復昔日成吉思汗的兇猛。黃金家族,已名存實亡!正面作戰,現如今的元人根本不是大明對手。但問題是漠北草原廣袤,想找到他們絕非易事,而元人在屢戰屢敗的情況下,也學聰明了,根本不和明軍正面沖突。不然,以如今大明的國力,早就把北元瓦解了。李青眉頭微蹙,自語道:“想要馬兒跑,就得讓馬兒吃草。刺探北元情報的錦衣衛,之所以建樹不大,不僅僅是邊外苦寒,老朱的摳門也占一部分原因,光畫餅,人怎么會有干勁兒呢?必須得拿出點兒實際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只要獎賞足夠大,不缺肯吃苦的人。”……十日后,人馬到齊。李青召集兩位副千戶、十位百戶,商討刺探元人情報的策略。眾人興致都不高,因為去漠北實在太苦了,不僅是生理上的苦,心理上也是如此,誰也不愿離開大明,背井離鄉。“大人,您不是說,咱們是來監視燕王的嗎?”“是這樣沒錯,但光監視燕王,可用不了這么多人,本官也沒必要大老遠跑這一趟。”李青道,“刺探北元情報,也在工作范圍之內。”眾人面面相覷,無奈點頭。“去塞外出公差有補助!”李青補充道。一聽說有錢,眾人有了些興致,但也只是有了些。“大人,多少啊!”李青伸出一只手,比劃了一下。“五兩?”劉浩眼睛一亮,“這樣的話,下屬們肯定愿意。”李青搖頭,“不是一共五兩,而是出差期間,俸祿翻五倍。”他目光掃了一圈,“你們也是一樣!”“啊?”眾人目光一凝,這下就連劉浩、王謙也是目光湛湛,心向神往。錦衣衛威風是威風,但基本沒油水可撈,大家都是吃死工資的,工資翻五倍,誰不心動啊!“大人,卑職愿意去。”一個百戶率先表態。伴隨著他的表態,眾人全都表示為了大明,愿意身先士卒。李青滿意地點點頭,這積極勁兒和剛才相比,可謂是天差地別,看來還得是錢管用啊!老朱讓他擴建錦衣衛,撥了五萬兩,除去發了幾個月的俸祿,如今還有小四萬。李青腰桿很硬,“都別急,聽我說完。”“五倍俸祿可不是白拿的,每支小隊必須要在每天記錄行進路線,并繪制成地圖。”李青道,“山川、河流、主路、支路……一樣也不能落下!”“沒問題!”眾人滿口答應。雖說艱難了點兒,但一想到五倍工資,這點艱難就不算什么了。“本次刺探情報為期四個月,只要盡心辦事,回去后俸祿足額發放。”李青笑道,“到時候,本官會根據各支小隊的成績,另外行賞。”頓了頓,“若哪支小隊探出元人大本營,在本官這兒,獎勵直接翻一倍,事后皇上行賞,再拿三成!”一聽獎賞如此豐厚,眾人哪還有半分猶豫,若非是在客棧,說話不方便,他們非得興奮的大嚎大叫不可。“大人,這次去幾支隊伍啊?”李青笑道:“監視藩王用不了多少人,留下一支百人隊,其余的人都去。”頓了一下,“公平起見,抓鬮,留下的兄弟也不要有怨,出去的兄弟立了功,留下的一樣有湯喝。”眾人點頭,十中九,要是抓到留下,只能怪自己手氣不好。這十分公平。一刻鐘后,九人歡喜一人苦笑,還有倆人躍躍欲試。王謙、劉浩搓著手道,“大人,要不我們也去吧?”李青沉吟片刻,點頭答應,叮囑道:“你們此行是為了獲知對方情報,但若是暴露,那么獲得的情報將會一文不值,因此,隱藏是你們的第一要素。扮成皮貨商也好,扮做草藥商也罷,我不問過程,只求結果!”“明白嗎?”“明白!”眾人點頭。“嗯,你們回去準備一下。”李青道,“不用再來辭別了,準備停當就出發。”“是,大人。”……天氣逐漸變暖,李青漸漸適應了這里的生活。平時釣釣魚,偶爾去勾欄聽曲兒,閑來無聊之時,也會和小胖墩兒來個約會,日子平淡且安逸。監視燕王也一直在進行,但并未得到有價值的信息。朱棣并無造反的意圖,也無造反跡象,除了時常去慶壽寺,別的也沒什么了。一切都很安定。這天,一個白凈少年找上門,稱世子想他了。李青和少年也算是相熟了,輕笑道,“三寶你等一會兒,換身衣服就來。”“嗯,還望青先生快些,莫要讓世子等久了。”“馬上就好。”一刻鐘后,李青走出客棧,朝三寶道:“走吧,這天兒是越來越熱了。”“馬上就入夏了,能不熱嘛。”三寶笑笑,隨即,好奇道,“青先生,你為何總帶著面具啊?認識這么久,我都還沒見過你的真實樣貌呢?”三寶年歲不大,卻很成熟,在王府與其他下人也有所不同。雖然他也是下人,但是個有些地位的下人。“我呀,我怕世子見了我真實樣貌,派人把我逮住,拉去做……”李青頓住,尷尬道,“抱歉啊三寶。”“沒事,我早就釋然了。”三寶輕笑搖頭,十分豁達。李青心里過意不去,主動岔開話題,“三寶你多大了啊?”“十二歲了。”三寶似乎感覺出他在內疚,笑道:“青先生不必掛懷,其實現在的生活我很知足,不僅衣食無憂,還能讀書識字,世子、王爺、王妃待我極好,如同家人。這樣的生活,不知多少人羨慕呢。”李青鼓勵道:“三寶識文斷字,日后定有一番成就。”“謝謝。”三寶笑著點頭。許是在王府的待遇極好,三寶和皇宮中太監有很大不同。他不像宮中的那些太監一樣,習慣性地彎著腰、臉上掛著討好、諂媚的神色,相反,他臉上總是帶著對生活向往之色,一點兒也不自卑,整日充滿正能量。當然,這歸功于燕王一家,他們對三寶真心不錯。兩人有說有笑,一路來到燕王府。剛進府門,便見朱棣和道衍出來,兩人臉上都掛著平和笑意。三寶連忙上前行禮,恭敬道:“三寶見過王爺,見過大師!”李青也抱拳一禮:“王爺,大師!”他心里直打突,他這副面具,之前在慶壽寺和道衍打過照面,雖然當時燈光昏暗,且時間過去了這么久,但難免不會被認出。二人駐足,道衍果然看出的了端倪,露出驚訝、了然神色,不過他并未揭穿。只在李青身上停留片刻,便看向三寶,眼中滿是贊賞。“王爺,三寶與佛有緣,貧僧想收其作為弟子,不知……?”“好說。”朱棣豪爽一笑,“三寶,你可愿拜大師為師?大師的本事可大著呢,這可是大好機會啊!”“三寶愿意。”三寶一臉喜氣,連忙就要行拜師禮。道衍一把托住他,笑道:“佛門不講這些,今日來的匆忙,沒有準備,改日為師再來。”“是,大師…啊不,師父。”三寶略微遲疑道,“要剃頭發嗎?”“哈哈……”道衍笑著搖頭,“你這樣的人才若是出家,就太可惜了,做個俗家弟子就好,不用剃度,也不用忌口。”“嗯,謝師父。”好學的三寶十分開心。朱棣看了一眼李青,眉頭微皺,問出了三寶問過的問題:“你為何總帶著面具?”(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