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不僅說了山谷關的受災近況,還有軍營中的蘆花充作棉花凍死數十兵士的事情,就連寧陽府潘知府和白水府趙總兵的異常都說了,包括抓蒙喆時,周圍百姓的反應等等。
就連王學洲讓石明傳話給封義的事情,監察司的人都報了上來。
“父皇,山谷關的情況比想象中嚴重。”
仁武帝陰沉著臉:“朕才剛坐上這個位置不到三年,他們就迫不及待了。正好!朕也不準備走先皇的老路。”
蕭昱照不明白這話是什么意思,但是仁武帝卻顯然不想跟他解釋:“這個條子上,你可有看出什么?”
“蒙將軍深受百姓愛戴·····潘知府和趙總兵兩人明面上八竿子打不著,但····也說不好私下有什么來往,只是沒想到原本只是山谷關的事情,這次竟然連白水府也給牽扯了進來。”
蕭昱照說完頓了頓:“王大人就更奇怪了,他怎么讓人給軍師傳話,還點他如何救人?他和蒙喆不應該是水火不容嗎?畢竟兩人剛見面就打了起來。”
仁武帝指著條子上王學洲的那則消息:“小五,你要向他學著點兒。他不過大你三歲,但是你看看他是如何辦事的?找人緝拿蒙喆,是公事公辦。指點人救蒙喆,這是法理之外還有人情。”
“此人做事公私分明,是個能用之人。身在其位謀其政,如果這次他放了蒙喆一馬,那么這個人,就不能為朕所用,感情用事者,難成大事。”
“但他這樣做,也有個問題。”
蕭昱照飛快的說:“他如何確定父皇看到民愿不會更生氣,更恨不得對蒙將軍除之而后快?”
仁武帝看著他,蕭昱照反應過來自已說錯話了,抿嘴不語。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仁武帝直把兒子看的緊張起來,他才開口:“不錯!他在賭,賭我看到民愿不會生氣,會放蒙喆一馬。”
蕭昱照硬著頭皮追問:“所以,您生氣嗎?”
仁武帝臉上的表情高深莫測,他繼續說道:
“為君者,要學會看人、用人,冷靜判斷。不要盲目看重外在,就像蒙喆,不能因為他父兄皆戰死沙場,就理所應當的認為他也是忠烈之士,我已經讓錦衣衛去調查了,等結果出來,才可判斷。而不是武斷的看了那些三兩語,就認為對方是好人····”
看著仁武帝如普通人家的父親一般在教他道理,蕭昱照第一次在心中對這位便宜爹產生了孺慕之情。
不過仁武帝顯然時間不多,簡單指導他一些,就讓人將他悄悄送回去,喊人來安排事情去了。
而關外的王學洲,也確實在賭。
他賭仁武帝尚算是個仁明的君王,看到萬民書雖然會忌憚蒙喆,卻不會不顧萬民請求要殺了蒙喆。
到了這個地步,如果陛下要殺蒙喆,有沒有萬民書都會殺。
如果不想殺卻為了帝王威嚴不得不殺,那這個萬民書就是一個很好的臺階,順著就能下來。
更何況,賭、還是不賭的這個選擇權,他交給了蒙喆的人來做這個決定。
這件事的結果也能告訴他,這位陛下能不能讓他效命。
如果能,他以后就專心做事,不管是為民還是為自已。
如果不能,那就趁早物色下任皇帝人選。
他總覺著,目前的這位太子殿下,繁花錦簇烈火烹油,怎么看都不是能走到頭的樣子。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