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她的問題再一次提醒了他,大局為重,堯國使臣馬上就要到了,他必須以家國利益為重,不該沖動行事。
猶疑再三,最終趙啟越緩緩收了手,沒再去探究面紗之下的真相。
果然啊!他還是沒有下定決心。
他明明很好奇,卻遲遲不肯揭開兩人之間的最后一層阻隔,昭嵐思來想去,認為只有一種可能---他在等著堯國使臣的到來,等著看堯國開出的聯盟條件。
帝王必然是權衡利弊才會選擇聯盟對象,至于和親之人是誰,其實沒那么重要。
縱然她再怎么著急,也不能左右他的想法。眼下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確保自己不被賜給別人。
按捺住心中的好奇,最終趙啟越又將手背至身后,“你的罪責先記下,容后再說。弘彥那件事,朕已經查清楚了”
他將查來的訊息略略概述了一遍,起初昭嵐聽得認真,但當聽到幕后主使者是莊王時,昭嵐心下冷笑。
趙啟越遲遲未給她名分,莊王根本不會將她放在眼里,再者說,能將她和趙啟澤聯想到一起的,只有怡妃,是以昭嵐早已猜出幕后主使者就是怡妃!
趙啟越若真有心查探,必然能查出蛛絲馬跡,估摸著他也曉得怡妃才是真兇,可怡妃是他寵愛的妃子,再者說,梁觀山才又立下軍功,于情于理,他都不太可能對怡妃下狠手。
可他說過會給她一個交代,這罪就必須有人頂。
好巧不巧,莊王的身份極為特殊,太后雖嫁給先帝,卻與莊王有過一段舊情,莊王甚至暗中與太后密謀,想謀奪那把龍椅!
然而太后與莊王皆是老謀深算,兩人互相利用,卻又互相懷疑。趙啟越必然知曉他們暗中勾結,所以才會將這口黑鍋扣給莊王,借機離間他和太后吧?
幸得昭嵐前世已然了解到一些宮闈秘辛,否則她便想不通趙啟越此舉的真實目的。
他不愿追究怡妃的責任,那么她再追問多也沒什么意義,他是不可能再繼續查下去的。趙啟越真正在乎的只有他的利益,至于算計她的人究竟是誰,他根本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