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說諸夏聯盟只醉心于基建和商業,不打仗,那也是不對的。
夏國是個愛好和平的民族,一向不喜歡打仗,這一點不管是在藍星,還是在星光,乃至如今的宇宙大世界,都是人盡皆知。
目前跟夏國打過交道的諸多文明都知道,夏國是真的不喜歡戰爭,不過,戰爭似乎有點喜歡夏國。
在簡單觀察了場上局勢之后,夏國從中路切入戰場。
左右兩翼分別由普羅特斯和澤拉格爾負責推進,當兩邊都形成突出部之后,中間這一塊凹面,就交給了夏國的主力艦隊。
第一階段,夏國采取的方案是穩扎穩打,主要執行的是控制和拉鋸。
研究火力、摸索打法、輪換部隊、試驗戰術……有條不紊地進行。
新對手,新兵種,自然要打的穩一點,不把混合體褲衩子都扒下來,里里外外研究透徹,夏國怎么甘心。
基于這一思路,不僅是作戰過程中采取了多種多樣的戰法試探,某個賊膽包天的前線指揮官,甚至打起了活捉混合體的主意。
奈何這玩意不但窮兇極惡,而且性情暴虐,打不過就拼命,拼不過就去死,數次嘗試都功虧一簣。
最后,還是特別技術指導部門請來了兩位來自靈曦的陣法上仙,一直和夏國關系良好的李紫霄和劉青玄,動用了些修仙的手段,這才勉強“請”回來三只小白一頭大紅。
為了防止這些“活體樣本”身上有追蹤標記什么的,夏國直接在前線搭建起臨時實驗室,各路頂尖專家齊聚一堂,展開了緊張刺激的就地研究。
在這一系列高效運作中,夏國也“順手”把困守在行星地表、幾乎彈盡糧絕的洛鳴幽部隊給撈了出來。
經過墨炎子羽的居中協調,諸夏聯盟給予了這支烈日的殘兵最大程度的體面:他們需要解除重武裝,但允許保留輕武器,存有名義上的自衛權;編制得以保留未被打散,暫時接受夏國的安全監管;承諾待整體戰事平息后,再行商議回歸事宜。
這支在深淵邊緣搖搖欲墜的烈日孤軍,終于被拉回了生天。
或許是受到前線“捷報”和夏國高效組織的鼓舞,或許是出于政治考量,烈日帝國大本營也象征性地派出了兩支中等規模艦隊,從赤砂星域后方對混合體控制區發動了小范圍的襲擾戰,勉強算是……混了個“協同作戰”的名分。
那么,在這一大片文明的聯合行動中,有誰被漏下了呢?
顯然,只有赤冕帝國。
當然,或許也不能說缺席,某種程度上說,如今戰場上的一切消費,現在,或者未來,都大概率是由赤冕帝國買單!
這是真正的幕后大佬。
在一邊建設一邊推進的過程中,夏國還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對赤冕疆域內的行政秩序的控制。
在經歷了烈日帝國,混合體和赤冕潰兵的多重掃蕩之后,整個赤冕行星表面成體系的管理已經蕩然無存。
不過,人類是一種喜好控制的生物,他們中的一部分天然就渴求著權力,當社會秩序出現空缺時,某些人就會毫不猶豫的鉆進去,想盡一切辦法攫取權力,進而獲得更多的利益,掌控更多的資源。
在這些垮塌掉的赤冕區域內,臨時冒出來的勢力主要包括兩類,第一類,就是原本就在區域內有著巨大影響力,且在屢次沖擊中都成功的躲避或者存活下來的地方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