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路線,交易的不僅僅是商品,更是文明的延伸。”
“每一樣獨特的產品,都是文明存在的證明!”
在銀瓶超星系團的“玄池港”,每天有數千艘商船穿梭于星際班列與深空貨棧之間,這座原本荒涼的冰晶小行星,如今已成為橫跨六個旋臂的貿易樞紐。
夏國商貿部在此推行\"全光譜采購計劃\",哪怕是沒有通過星際文明承認的原始部落,都可以定期請商船將自家的手工藝品捎帶到玄池星港,向夏國的官營商鋪兜售,一幅記錄著本星區數千年前星象的獸皮圖冊,曾經創造了十二萬夏元評估價的天文數字。
巨獸座“孤舒星港”的拍賣會上,來自夏國的開拓巨企豪擲七千噸物資,拍下了某個已消亡文明留下的一座書庫,這些文化記錄將進入夏國超算中心,在數以萬計的歷史學、文字學、考古學和社會學等等學科專家的共同努力下,成為夏國正在編撰的《中央星域文明史集》的一部分。
當然,除了極少數夏國高層,沒人會知道在編這本宏大史冊的同時,還有一個溯洄局,由夏國上古詩經“溯洄從之,道阻且長”而命名,正在通過對每一個文明歷史中零星記載的回溯,追尋薩爾那加和虛空遺跡的蛛絲馬跡。
除了這些特別物品,還有大宗采購。
在星際班列途經的七十二個主要港口,夏國采購清單覆蓋從最基本的農作物、礦產、特種資源,直到各國手工及工業制成品,再到歷史資料、星區信息、法術技能、獨家科技的一切類項,這種近乎饕餮鯨吞的采購欲背后,是諸夏聯盟奉為圭臬的經營哲學——貿易平衡。
曾經在藍星之上,夏國和鷹帝國因為貿易順差和逆差的問題屢次交惡,說的直接一點,那是鷹帝國無法抑制的貪婪本性。
從宏觀尺度上看,哪有什么貿易逆差之說。
夏國向鷹國出口了大量的廉價工業品,維持著鷹帝國的低物價社會,而鷹國,也向夏國出口了大量的特種產品,那就是鷹元。
對的,貨幣本身就是一種產品。
用印刷機印出來的“產品”,換你生產線生產出來的產品,這是何等血賺的事兒。
只不過為了維持這種印刷品的認可度,鷹元的背后需要有一個信用的背書,每一分錢都不是白印的,都設定了抵押或者借貸主體。
鷹國用借來的信用,印錢買全藍星的產品,以這種貿易逆差的方式,使自已的貨幣成為藍星標準貨幣。
同時再以股市和債市吸納全藍星的貨幣,以金融順差的方式,收割全世界完成回流。
正常情況下,貿易逆差加金融順差這一套,剛好形成一套完美平衡,但是,為什么最終這個方式走不下去了呢?
因為貿易逆差是國家的,債務都讓國家背了,金融順差是個人的,好處都讓權貴吞了,這還平衡個毛線。
帝國那巨額的無法償還的債務,只要吃掉一批權貴,就能輕松抹平,這財富集中度何等令人絕望。
更令人絕望的是,這批權貴就是國家的掌控者,他們拼命各種方式給帝國續命,只是爭取讓自已多吃幾口,吃的再飽一點。
所以,目前的夏國完全不在乎是不是逆差,只要你敢收我的貨幣賣我東西,多少都無所謂,最終結果,你總要想辦法把這個貨幣用回來的,不然留著收藏嗎?
反而是出現順差,夏國相當警惕,對于大批量采購夏國產品的文明,夏國是從資源到產品應買盡買,實在不行就以雇傭人手,維護航道,提供情報,甚至為地界軍團補充儲備的方式,盡可能把賺來的錢給對手打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