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逸風所說很清楚,星際班列航行基本消耗接近于無,從而使跨星際貿易的根本問題——運輸成本問題得到解決的前提,是因為有某個冤大頭,獨自承擔了天文數字的成本,尤其是研發和建造成本。
航道施工和維護、配套星港布設、技術和設備研發、班列建造費用,以及持續維護和運營消耗,這些開支如此龐大,以至于夏國在持續取得了多個星區的勝利,獲取了大量戰爭紅利的同時,還在持續的增發聯盟債券。
當然,一個冉冉上升中的聯盟,發行多少債券都不夠買的。
從星光希望小學奮筆疾書的支教老師,到鐵馭蒸汽工廠揮汗如雨的產線工人;從北鷹冥國揮金如土的轉生富豪,到星空戰場一身征塵的赫爾都督;從地下世界土里刨礦的地行礦工,到光翼星系賣完翅膀的年輕情侶;聯盟的每個角落,都有著數不清的權貴、商賈、工人、平民,在發行債券的銀行或者金融代銷點門口排著長隊。
有人是為了債券的保值,有人是為了不錯的利息,當然,更多的聯盟成員只是一腔情懷,聽說聯盟需要,他們就來了。
源源不斷的資金變成戰艦,變成機械,變成設備,變成人力,變成密布星空的大基建,近乎瘋狂的堆疊出這條縱貫兩大星區,未來規劃中還將輻射上千個星系的“宇宙新航路”。
當這個消息隨著博覽會暨交易會的邀請飛向宇宙各處的時候,絕大部分文明和部族都不太能理解。
在宇宙這么個動蕩的大環境里,誰知道哪一天這條航道就會毀于戰火,誰腦子抽了,花這么大代價搞民用航道?
我們自己星球上,兩個不同的行政區劃之間修一條路都修不利索,生怕本郡出錢多了,讓隔壁占了便宜,這文明和文明之間,差距這么大嗎?
只有極少數社會性相對較高的群落似乎看出了一些端倪。
但航路就在這里,你看得出看不出又有什么關系呢,難不成有便宜不占?
來自巡天部落的流光就是這么想的,聽說了消息的第一時間,他就找到了最近的一處銀凰帝國辦事處。
流光,全稱為流光逢夢歲,按照巡天文明的習慣,可以管他叫流光,也可以叫夢歲,如果套用夏國近似的理解,那就屬于流光是名夢歲是字,當然連在一起叫也沒問題。
巡天文明位于普羅特斯的第二戰區,因為距離遙遠,夏國的駐外機構還沒鋪設過來,不過不要緊,公開的信息里說了,任何一處銀凰的辦事處都可以作為報名點。
來的時候,這個往日門可羅雀的破地兒已經擠滿了看熱鬧的各文明生物。
排了半天的隊,流光總算擠到了登記臺前。
雖然是銀凰帝國的辦事處,但是夏國還是送了一些標準接待人員過來,流光這個登記臺,就是一位明眸皓齒的諸夏聯盟小姐姐。
大約是看了半天的奇形怪狀的家伙,這時候來了一個類人形態,長相還比較周正,小姐姐心情都好了不少,語調相當溫柔:“這位先生,是作為文明參展,還是商貿交易,或者,團隊參觀?”
“這個,抱歉,我們得到的信息有限,請問這些有什么區別?”
小姐姐瞥了一眼剛才被攆去一邊的幾只異形,再看看流光逢夢歲,還是決定耐心的做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