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是人均兩套的常服,人均兩套的作戰服,軍帽軍靴、人均一套的作戰背心、武裝帶、防彈防刺服、作戰頭盔、防毒面具、護目鏡、定位導航儀、對講機、衛星電話、夜視儀、行軍被、行軍睡袋等等等等,同時,在前線倉庫里還按比例做了足額損耗儲備。
工兵部隊攜帶著各種施工設備、起重設備、吊裝設備、舟橋設備、焊接設備,大中小各型工具箱,身后是一千多輛專用機械維修車、拖車、叉車、鏟車、挖掘機,以及配屬工兵全隊的機械外骨骼。
一眼望不到頭的卡車,裝載著各種機械零部件的備件,其中發動機、傳動系統、懸掛系統、履帶輪胎等易損件更是就在一線陣地后方幾公里處,隨時待命。
集團軍配屬了十二個大型展開式戰地醫療中心,三十個移動戰地急救營地,一百二十輛防彈救護車,八百多臺輪式擔架床,四千張簡易可折疊擔架,二十萬個戰地急救包。
醫療部隊后面跟著六十多輛移動消毒冷庫式超重卡,攜帶著各式手術器械、圣水溶液、抗生素、止痛藥、止血藥、生物病毒血清、破傷風血清、特種防疫疫苗……
指揮官們在前線臨時駐地,打開了配備到營級指揮所一站式指揮所,帶有行軍電子地圖、通訊指揮平臺、投影儀、打印機、當然,還有最簡單也最可靠的,一體式紙筆記錄本。
稍微后面一點,是可以落地快速展開的前線倉庫,存放著超過八萬頂行軍帳篷,數千個行軍廚房和野戰炊具,配置到連隊的移動淋浴設施,移動廁所,垃圾處理設備……
后勤還配發了百萬級別的各型號包裝箱、塑料袋和速封袋、大量的防潮劑和驅蟲劑,等等等等。
再然后,就是近乎無窮無盡的彈藥。
子彈、炮彈、火箭彈、導彈,按操典規范錯落堆放,而在這些彈藥的背后,戰士們看不見的地方,還堆疊著密密層層的裹尸袋。
每一名戰士的身后,都配套著超過四百公斤的各類器械和物資,這還只是一個守備在第三道防線的預備軍團而已。
前方,還有第一道防線的主力軍團,第二道防線的常備軍團。
打仗,打的是經濟。
也是能夠把經濟轉化成前線作戰能力的組織強度。
而夏國,本來就是以組織力見長的文明。
毛守彥隊長們站在陣地上,每天都能看到太空運輸艦隊把整車隊的物資丟入裝卸場,然后伴隨著車輛行進的轟隆之聲,源源不斷運往前方。
這一幕,不僅讓預備兵團的新兵們心馳神往,也讓以前只是坐在指揮部看看地圖,如玩電腦游戲一般“指揮”著戰斗的陳漠,深刻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現代化體系戰爭。
一直陪在身邊的雷長杰,對著果凍為首的年輕指揮官們,無限感慨。
“我的指揮能力,在這樣的鋼鐵洪流面前,毫無價值。”
陳漠倒是還有點價值,用前線開門這一招,可以稍稍為各條戰線節約一點運輸距離,不過在這樣大規模的物資轉運中,也就這樣了,能省下個百分之幾的運力吧。
借著這股總體戰的動員力度,夏國不斷提升著戰事烈度,在多條戰線發動了主動進攻。
一度兵火涵蓋了九戰區和十二戰區兩大星域,六個星系,上百個接觸點。
那些不在諸夏聯盟框架內,但是隸屬于九戰區的文明,也被夏國這股充滿了暴力氣息的總體戰方式卷動起來,一支接一支的,投入了對澤拉格爾的戰斗進程當中。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