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軍有個傳統,叫做民主集中制。
大家民主的發表意見,最后再由決策團隊負責集中。
這樣做有很多好處,一來可以拾遺補缺,防止決策層遺漏某些重要戰場要素。二來有助于軍方上下建立共識,統一方向,力往一處使。
所以,盡管時間很緊,指揮官們還是做了一次充分的溝通。
最終,大家還是一致認可了雷長杰指揮官提出的方案。
“我們需要放出兩支誘餌艦隊,一支按既定方向出海,直接沿著星海向外快速機動,把翱翔的鋼鬣叔叔海盜團的主力拉開,帶的越遠越好。”
“第二誘餌艦隊先向敵人留出的空位運動,吸引敵人的攔截部隊和追兵。”
“用第二誘餌艦隊清掉路上的偵察,主力部隊與第二誘餌艦隊保持同向行進,拉開半天以上的距離。”
“一旦確定從星海背部繞過來的海盜主力過了六環第四暗區,則第二誘餌艦隊繼續大張旗鼓前進,主力部隊立即掉頭。”
雷長杰老將軍聲音擲地有聲,激光教鞭在星圖上畫出一道長長的弧線:“往六環的小海盜集群這個方向走,如果前面一切順利,這里會被吸引走一部分艦隊,剩下的烏合之眾,應該擋不住我軍一擊。”
“鑿開這個口子,我們就能順利切入矽元文明的星域,按王行空處長的說法,矽元是愿意招攬雇傭軍的,只不過不能自主行動,沒關系,過了這一關,咱們有的是機會。”
一名指揮官提出了疑慮:“萬一沒鑿開怎么辦?”
“那至少也起到了對敵人的再次調動,我們再轉海尾,時間上還來得及。”
不得不說,老頭玩誘餌艦隊這一套是爐火純青,當年第一次見面,就給夏軍埋了好幾個坑,要不是實力相差太大,說不好那一仗誰贏誰輸。
這一次,老頭來的時候就帶了不少誘餌艦的殼子,可以說早早就做好了準備。
方向算是達成了一致,不過陳漠似乎意猶未盡,悄悄把老將軍拉到一旁,借著商量第二次傳送事宜的機會,嘀嘀咕咕說了好久,說的老頭眉頭緊鎖,若有所思。
夏時制11月22日上午九點,夏軍的第一誘餌艦隊從藍冰出海口沖出了破碎星海,拉著一大票誘餌艦,不出意料的拉走了翱翔的鋼鬣叔叔的兩支艦隊。
通過被擊破的兩個偵查艦隊小組,第一誘餌艦隊確認回訊:“我部已完成任務,敵主力艦隊已隨我部離開。”
上午十二點,距離藍冰出海口兩萬兩千多公里的破碎星海邊緣,夏軍第二誘餌艦隊探出了頭。
沿途打掉零星的敵方偵察,再次揚長而去。
到這時候,基本能調動的敵人都調動過了,剩下的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家伙。
對戰場情況再次確認之后,下午一點十五分,主力部隊從同一位置開出星海,就地展開防御。
陳漠爭分奪秒,第二次打開時空通道。
與第一次不同,因為逃亡路程上的不確定性,諸夏聯盟那邊并不能確定陳漠什么時候開門。
但是夏國形式,有一種風格叫做飽和式準備。
從幾天前開始,地界軍團的戰艦就分成了六十多個集群,滾動式的啟動引擎進入指定地點待命,太空中永遠排列著三千艘以上的預備戰艦,在陳漠打開通道之前,這個準備會一直持續下去。
通道一開,輕車熟路,時空赫爾擴張,虛空編織固定,緊接著就是一排排的戰艦涌入這片星區。
時空波動的震顫,一下子把迷亂星環的商會和海盜團徹底激怒了。
毫無疑問,敵人進行時空傳送的位置,必然是主力所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