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搜索工作還在繼續,這本日志則是被第一時間送到了應急維修艦上,經過嚴格的微生物和輻射體檢查之后,每一頁都被進行了塑封,然后將攝錄的電子檔案用存儲裝置存好,和原件一起送到了旗艦上。
艦隊有規定,在外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所有機密級以上文件,禁止使用遠程信號傳輸,必須在切斷通信網絡的電腦設備上進行存儲和閱讀工作。
三名翻譯分別使用不同的屏幕開始執行《艦長航行日志》的翻譯工作,李家淮帶著專家組,全神貫注的盯著顯示屏,一種見證歷史的宏大使命感讓他們激動不已。
當然,也不排除某些人,會產生一種偷窺別人日記的竊喜。
日志整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最多的部分是枯燥無聊的航行記錄,什么時間,從何地到何地,同行者誰,順利抵達。
這樣的記錄幾乎占據了日志的百分之八十五左右的篇幅,當然,這些資料并不是毫無用處,大量的星系、星球、星港名稱,毫無疑問會大大填充諸夏聯盟的宇宙地圖。
還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內容,是對這艘母艦進行的兩次主動出擊的戰斗記錄,兩次都發生在近百年的時期內,記錄的內容包括戰斗目標、戰爭地點、本艦任務、完成情況等等。
這些資料,大約是軍事指揮委員會的參謀總部會比較感興趣,艦隊現場指揮部快速的瀏覽了一下,其中很多軍事專業術語還需要解析,于是,李家淮翻開了最后一部分記錄。
或許,這是因為最終戰的原因,雖然篇幅不多,但是記錄的非常詳細。
“圣堂之月47日,四十二號資源星礦區遭遇到蟲子的突襲,根據回傳的戰報,前線的戰況非常激烈,駐守部隊傷亡極重。”
“圣堂之月48日,軍區向前方折躍了四個中隊,奪回了礦區,打退了澤拉格爾的進攻,戰報顯示,有三個中隊完全失去了戰斗力。”
“圣堂之月49日,根據前方的反饋,敵人以地面部隊為主,軍區要求空軍部隊前往增援。我部編隊共三艘凱級航母,十二艘虛空輝光戰艦和兩艘偵測者,前往四十二號資源星增援。”
“圣堂之月50日,我們在通過北星橋十二號躍遷航道時,發現了澤拉格爾的眼蟲,五號虛空艦第一時間啟動追擊,于六個艾爾分后完全擊落,考慮到我方行蹤已經被敵人偵知,軍區要求加快速度前進。”
“啟示之月1日,我部艦隊已到達奈曼星系,完成最后一次躍遷即可進入四十二號資源星戰場。”
“啟示之月2日,我部艦隊遭遇了敵人的空軍突襲,澤拉格爾的腐化帶著偵查眼蟲以全速迫近,頂著虛空戰艦的相位光束,摧毀了我部的兩架偵測者,雖然敵人被我艦隊全殲,但敵人的這種舉動,一定藏著什么陰謀。”
“啟示之月3日,今日風平浪靜,盡管戰區一直報告周邊沒有澤拉格爾的空軍大隊,我們的艦隊應該不會遭遇太大的麻煩。但我心中的不安卻越來越重,無法驅散。”
“啟示之月4日,今日無事,明日抵達戰場。”
“啟示之月5日。
或許是因為距離夠遠的原因,今日的日光并不刺眼,看起來就像一個微紅的圓盤,總是讓我想起家鄉初生的太陽。
沒有恒星風,也沒有星塵,太空中非常干凈,如果沒有那些討厭的蟲子,這將會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旅程。
請原諒我在這里啰里啰嗦的寫這些不著邊際的話,我曾經也想成為一個小說家,期待著退役之后可以出一本星戰故事,或者編一本吹捧自已的回憶錄,不過,看來是沒機會了。
我只能在這里寫下我最后的記錄,總算可以自由自在的在日志中寫自已喜歡的廢話了,去他的指揮部。
都是腦殘!
戰區的偵測者蠢得跟蟲卵沒什么區別,居然讓我們在躍遷點遭遇了敵人的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