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石星系,用本地部落的話來說,是一個命途多舛的星系。
星系里一共有六顆行星,其中除了文明的母星思達爾二號行星之外,巖石文明還占據了鄰近的思達爾三號行星。
這兩顆行星都有基本的水土條件,雖然環境、重力、大氣成分等有顯著差異,但還在身體素質強韌的巖石文明族人承受范圍之內。
于是,憑借著地里就能挖出來,拼拼湊湊就能飛的天然態飛船,巖石文明早早的就開始了雙星發展,并積極走向了星際探索之路。
他們突破了基因文明公認的第一道枷鎖,信息復制,也跨過了科技文明公認的第一道門檻,星際飛行,屬于雙學位選手,不過,或許是因為雙向發展,又或許是因為有些東西來的太容易,整體文明發展顯得比較緩慢。
這種緩慢,放到藍星那種窮鄉僻壤問題不大,沒有競爭對手,你可以慢慢發育,但是在文明密度很高的這一片中央星區,那可就是一步慢,步步慢了。
相隔一個星系之外,有一片有宜居星球又有資源星球的沃土,但等巖石文明的飛船吭哧吭哧的飛到,發現那里已經是另一個文明的移民點了。
對面順手干掉了巖石文明的探索飛船,并很快派了支艦隊過來溜達了一圈,經過了一番小小的物理交流之后,巖石文明成為了別人的附屬文明。
沒有什么可歌可泣的反抗,大家只想活著。
這才是真實的世界。
說一個可能大家不太能接受的事實,那就是從歷史上來看,作為民族性超強的夏國,絕大部分老百姓,實際上并不太在乎統治者是誰。
夏國歷史上走馬燈似的換王朝,換皇帝,甚至換異族統治,都行。
之所以歷史上夏族反對異族的戰爭特別激烈,主要是異族統治者大部分時候都不太把夏國人當人看,而不是因為統治者是異族。
即便是同族的皇帝,剝削過甚,也會烽煙四起,如果是異族的皇帝,能讓老百姓吃飽,也有大量的夏人為國效力,甚至表為明君。
甚至歷史上的牛雞聯軍進攻夏國,老百姓大都無動于衷,還有在雙方交戰時作壁上觀,吃瓜看戲的奇景。但當牛國士兵在南方羊城干出了擄掠奸淫的惡行時,立馬就遭到了民眾自發組織的反擊,傷亡數據甚至超過了與夏國正規軍的交戰。
西方某著名學者是這么說的:“當第一次進攻夏國時,仿佛匕首插入大海,感受不到抵抗的力量,然而一旦新來的勢力不能證明你會比前政權做的更好,撲面而來的反擊幾乎無可阻擋。”
基于這一點,云夏冬對巖石部族這個同樣務實的種族有了更加深刻的同情和理解。
在漫長的歲月里,前面說的這個上級文明,對巖石文明談不上好,也說不上壞,大約是一個稍顯小氣的老板和憨頭憨腦的員工。
為了讓巖石文明能夠更好的采集資源,上級文明對巖石的飛船進行了某些技術的升級和改進,但刻意忽略了太空裝備,以至于巖石文明只能做個星際礦工,離開地面就沒有作戰能力。
同時以糧食作為向巖石文明贖買礦產的資源,鼓勵巖石文明發展人口,增加勞工數量,但沒有提供配套的種植生產技術,以至于在巖石文明人口爆炸的階段,六成的糧食依賴礦石交換。
活生生把巖石文明養成了一個挖礦專精的打工仔。
或許對巖石文明影響最深遠的,是因為這個上級文明成了普羅特斯族的一員,連帶著巖石文明也進入了艾爾聯盟大家庭。
然后,大約四十年前的一場戰爭,這個上級文明被突然涌來的澤拉格爾干掉了。
斷了糧食來源的巖石文明一下子就過上了苦日子,好在還有些儲備,自已兩個星球多耕種一些,再給普族打打零工,部族餓歸餓,還能勉強度日。
然而,這場戰爭的余波,還是在九年前掃到了巖石星系,遠道而來的隕石碎片如流星一般席卷了各個行星,其中當時位置較差的思達爾三號行星環境被徹底破壞,很快進入了冰川期,而思達爾二號行星也遭遇了沉重打擊,失去了大片種植區。
人口銳減,環境崩壞,整個文明陷入了絕望。
整個第九戰區都知道,只要給糧食,巖石部族什么都肯干,要飯種族之名,人盡皆知。
但問題是,這么低的等級,這么遠的距離,別人也不需要他干什么。
現在,夏國來了。對于思達爾行星來說,夏國不是第一個來的,但從目前來看,夏國具備了富有、慷慨、好奇、守序這些個特點,那可真是難能可貴了。
事實證明,巖石文明一路上拼命的示好,甚至不惜敲了自家飛船引擎的舉動,博得了夏國訪問團的極大好感。
看到巖石部族現場的慘狀之后,夏國訪問團立即表示,愿意在公平,公正的合作基礎上,向巖石部族出讓一批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