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頭鯨號部分船體使用了榫卯結構,表層會涂膠粘合。作為骨架的船體,也需要一些形變空間,用來對抗沖擊、撞擊以及戰爭的爆炸。”
高級文官為李斌講解著,李斌眺望由數百名技術工人組成的繁忙車間。
這些人僅僅是寰宇聯合工業的縮影,從龍門架到重型機械,每一座設施背后,都代表數十名工人與公司工業設備的精力集合。
加上運輸業、損管、安全、后勤、安保、精煉、采礦……躺在這里的每條船,都需要上千個產業通力合作——這還是因為許多構件都來自廢墟,挖出來比對合格后直接運輸過來,且有科研團隊竭力減少生產難度的結果。
等到她們進入封裝和武裝環節,就又需要數千個產業配合了。
文官見李斌看過來,立刻心領神會道:“目前布萊頓聯盟、霸主、星際帝國、盧德教會均已開工建造弓頭鯨級,星際帝國的弓頭鯨級通用構件產能,來自我司租借的棱鏡自由港那座鍛爐的產能。”
“截止目前,四方合計開工30艘,預計最后一艘于今年年底下水,為盧德教會所屬……盧德教會的工業規模雖然發達,但技術水平總體因為宗教原因落后。”
“不過聽說教宗那邊有意解封部分被打上‘違禁’標簽的工廠技術,或許很快就能扭轉過來。”
“其中5艘弓頭鯨級會交付我司,作為沖抵遺物構件的購買資金。”
如此一來,到年底,寰宇聯合就能擁有9艘弓頭鯨級船體,再加上試做的一艘弓頭鯨級和一艘寰宇聯合級,下半年的產能拿去建造寰宇聯合級升級構件,到時候一口氣就能獲得11艘寰宇聯合級!
直接就一整個主力艦數量進入巨企規模!
美啊!
“另外……”高級文官聽著植入物里的話,再擦了擦汗:
“這四家,包括凱爾捷夫技術公司、風險礦業、安全礦業都對粽子級很有想法,希望獲得生產授權。”
“駁回。”李斌毫不猶豫道。
開什么玩笑,弓頭鯨級給你們,我好歹還有寰宇聯合級升級方案,粽子級藍圖一發,豈不是很快人人手里就能都有綜合民用主力艦和武裝化方案?
一個塞滿導彈的貨艙,本身研發成本又不高,那萬用的船體,才是機密。
寰宇聯合要真給了,戰后統一戰爭還怎么打?
滿天弓頭鯨+粽子漫天對轟?這豈不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英仙座只能有一家勢力同時擁有尖端戰力和鋼鐵洪流,那就是寰宇聯合。
喜歡從太空垃圾佬開始請大家收藏:()從太空垃圾佬開始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