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態度,某種程度上就是風向標。
很快,國師聞玄罡在御前斷沈星沫被開國圣女所救、明日即將歸來,并且將成為圣女在凡間代人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從皇宮迅速傳遍整個京城的權貴圈層,繼而擴散到市井小巷。
從王公貴族到市井小民,所有人都在津津樂道此事,將這作為茶余飯后最熱門的談資。
有人深信不疑,感嘆圣女顯靈,國運昌隆;
有人將信將疑,抱著看熱鬧的心態等著看明日結果,準備看聞國師的笑話;
也有人嗤之以鼻,認為聞國師是老糊涂了,或者是為了保住沈星沫的名聲而編造的謊。
但無論如何,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沈府,伸長了脖子,懷著各種心思,等待著明日的到來,準備見證這可能是近年來京城最富戲劇性的一幕。
沈府之內,氣氛更是詭異多變,如同翻了天的染缸。
沈青山得知消息后,先是極度震驚,嘴巴張得能塞進一個雞蛋,隨即是難以抑制的狂喜。
——若女兒真能活著回來,還得了這般“圣女代人”的驚天造化,那對沈家簡直是天大的好事!
比什么加官進爵、金銀賞賜都要榮耀百倍!
他立刻下令,將那些還沒來得及完全收拾干凈、塞在角落里的白幡、孝服統統找出來,一把火燒掉!
換上最鮮艷喜慶的紅綢、燈籠裝飾門庭,仿佛之前那個急不可待要辦喪事、謀好處的人不是他一般,變臉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王氏心中五味雜陳,既怕沈星沫回來追究她攛掇設靈堂之事,心中忐忑不安;
又隱隱期待若那“圣女代人”的身份真的坐實,沈家能跟著雞犬升天,她作為主母也能撈到不少好處和臉面。
她面上卻堆滿夸張的笑容,指揮著下人忙前忙后,做足了一副盼女歸來、喜極而泣的慈母姿態,只是那笑容底下,多少帶著點心虛和不確定。
聞府那邊,則是真心實意的歡喜和忙碌。
聞老夫人正與兒媳姚氏在花廳里商議著。
“母親,后日便是星沫那孩子的生辰,及笄之禮。沈府先前那般作為,怕是早將這事拋到腦后了。”
“這孩子命苦,親娘去得早,如今又剛經歷這般生死大難,我們作為外家,若再不給她撐腰,還有誰疼她?”
姚氏語氣心疼,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我們不如在府里為她好好辦一場及笄禮,倉促是倉促了點,但只要我們盡心,必定能辦得風風光光。”
“一來去去墜崖的晦氣,二來也借著熱鬧給她壓壓驚,增添福氣,三來,也是向京城所有人宣告,我們聞府,永遠是她的后盾!”
“難為你這個做舅母的,真心實意為她打算。老身也是這么想的,正要跟你商量呢。”
聞老夫人點頭附和,臉上也帶著欣慰的笑容。
姚氏笑著起身:
“我這就去安排,定要將及笄禮辦得妥妥帖帖,所有用度都從我的嫁妝里出,務必讓星沫感受到家的溫暖。”
兩府上下,乃至整個京城,都在一種奇異、期待、懷疑、興奮交織的復雜氛圍中,迎來了決定性的一天。
……
翌日
沈府大門前,人山人海,萬頭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