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我看這關長順人還成,也熱衷于村里的各項事務。
我就做介紹人,讓他加入了組織。
再后來,我這里也確實缺少幫手,也為兩村和睦共處著想,就推薦他做了關家村的支書,我來任大隊長。”
蘇浩咂咂嘴。
“那你們怎么又分家了?”
再問。
“這話就遠了。”
關中華的大爺爺接過了話茬,“說起這東村的人,本來不在關家村住,是從東北遷移過來的。”
“嗯?”
蘇浩幾人對視了一眼,沒有說話。
“那還是46年底的事兒!”
“那年,有一幫子人,拿著關家的族譜,找到了關家村。當時,還是蔣光頭時期,我任村里的村長。
這群人自稱是關家遠在東北的一個分支,現在要回來認祖歸宗。
我查驗了他們的族譜,確實沒錯。
加上也聽我爺爺說過,大辮子的時候,關家是有那么一個旁支,生活不下去了,去關外謀生去了。
而且他們還帶來了很多東北的特產,像什么人參、靈芝等等東西。
哦,還有20來根大黃魚。”
關老爺子想,既然流失到關外的同族,現在又帶著這么多東西回來認祖歸宗,也就將這一支族人留在了關家村。
并且,幫著他們在關家村的東邊,建立了自己家舍。
一開始,這些人開荒種地,十分的勤懇,漸漸地也就得到了全族人的認可。
“可是到了后來,他們就越來越不像話了。”
說到這里,關老爺子有些氣憤,“他們拿出好多錢,也趁著戰亂,開始大量收購西村的土地。
侵占族產。
我西村的村民有很多淪為了他們的佃戶。對我西村的村民不是打就是罵,在族內更是橫行霸道。
這要不是解放了,恐怕關家村遲早被他們都霸占了去。
原來的族人也遲早被他們統統趕走,背井離鄉,也去闖關東!”
解放后,這群人曾經因為抗拒土改,和鄉里的工作隊就發生過對抗。甚至還發生過類似于今天的圍攻工作隊的事件。
后來是政府鐵血手腕,派兵進入東村,這才保證了土改的正常進行。
“實行大集體之后,這些人拒不出工,也不上繳公糧,等于是我西村的人在養活著他們。
也正因為如此,中華才讓出了支書一職,交由關長順擔任。
目的是希望他能管住他們那一支。
融入關家村正常的生產生活。”
可是,并不見什么效果。
到了后來,干脆斷絕了兩個村子的來往。東村自成一體,東村的事務也根本就不讓西村干預、插手。
“公社給關家村的一些政策,諸如救濟糧、騾馬大車等,哦,還有那座磚窯,也被他們獨占。”
“你們還發現他們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
蘇浩再次問道。
“哦,他們每天都組織他們的那一支族人,尤其是十幾歲的孩子,進行操練。”關中華突然說道,“我曾經偷偷的看過一次,特么的搞得還真像那么一回事兒!
比我在部隊里的操練還要嚴格。
做的動作稍有不對,那就是拳打腳踢,絕不留情。
比特么當年的小鬼子操練還嚴格!”
“他們有武器嗎?”
“有,不過不多,也就是幾只不知從哪里弄來的幾支老套筒、獵槍、三八大蓋等。哦,他們說在東北的時候,有過槍。
不過入關的時候,正趕上遼沈大戰。怕被大戰雙方誤會,就都扔了,只是化作躲避戰亂的流民逃入了關內。”
“哦,最近公社倒是給關家村發了四支56半,他們拿走了兩支。”
“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們。”
蘇浩突然變得一臉的嚴肅,“這東村的關姓,根本就不是你們的族人。我的估計不錯的話,應該是一群從東北逃過來的小鬼子!”
“嗯?”
蘇浩此話一出,立刻所有人的目光都是盯向了他。
“不可能!”
關中華更是在炕上霍地一下子站起……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