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蘇浩的表情上來看,便是知道,蘇浩是一個識貨的人。
這就好辦了。
他送給蘇浩的,肯定是古董。但這個時期,古董并不值錢。盒子里的東西若是送給不懂的人,那無疑便是明珠暗投。
大好的法蘭西香水,送給了滿臉麻子點的傻大姐!
顎圖善上前,首先打開一個長條形的木盒,嚴格來講,此箱扁平,應該叫木匣。
“刀?!”
蘇浩看到箱子里面的東西,一聲驚呼出口。
里面黃綢緞襯里,平躺著一柄刀。
“蘇爺請看!”
顎圖善上前,抬手將里面的這柄刀拿起,從刀鞘中抽出。立刻,蘇浩的眼前,光華四射!
一股凜凜寒意逼迫而來。
蘇浩接刀在手,“寶騰!”又是一聲驚呼出口。
作為一名練家子,蘇浩前世可以對任何古董都不懂,但唯獨對各朝各代的有名兵器,不可以不懂、不知道。
他手中的這柄刀,正是乾隆朝打造的“乾隆90柄寶騰刀”之一的“十七號寶騰刀”!
但見此刀,成細長的s型。
刀柄是精品和田玉打造,呈青白色。刀鋒至刀尖處略微上翹,刀銎鍍金鏤雕。刀柄靠近銎處有金、銀、銅絲鑲嵌的花飾及云龍紋。
靠近刀銎的刀身部位,金銀絲裝飾框內嵌刻著“寶騰”二字!
以及此刀的皇家御制編號“天字十七號”,另一側則是“乾隆年制”四字款識。
“這個……是不是太貴重了?”
蘇浩嘴里說著,便是將刀重新插入了御制金桃皮鞘之中,重新放進刀匣之中。“吧嗒”一聲,合上了匣蓋。
就算是顎圖善恐怕也不知道此刀在后世的價值。
但蘇浩知道。
此刀是乾隆御制“三組九十把寶騰刀”中的第十七號寶刀。
2012年10月,在南京的一次拍賣會上,此刀以4830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
問完,也不待顎圖善回答,便是繼續問著,“那個盒中的是什么?”
那是一個不到10公分的方形小盒。
“一枚印章!”
顎圖善說著,便是拿起打開。
同樣是黃色綢緞做襯里的盒子中,放著一枚印章。
那是一枚米色滑石印章,蘇浩拿在手里,翻看底座,刻有“乾隆宸翰”4個篆字,四周刻有風景。
“乾隆宸翰?”
蘇浩默念著這4個字,“好東西!”忽地想了起來。
他記得2017年在法國圖盧茲曾經拍賣過一枚乾隆印章,最終以98萬歐元,約合人民幣961萬元成交!
他前世對這種文人用的古董不敢興趣——當然,他就是感興趣也買不起——之所以有印象,是因為這枚印章被一個華人買得。
之后不久,便是出現在了故宮博物院!
所以他印象比較深刻。
當然,乾隆的“乾隆宸翰”印章共有24枚。由于當時的拍賣信息不夠完善,他也不知道,這兩者有沒有聯系。
但讓他印象深刻的是:當時就有人認定,是海外華人購得,最后捐獻給了國家。
“這兩件玩意兒,不值什么錢,送給蘇爺和趙爺,也算是顎某略表感激之意!”
那顎圖善說著,便是伸手拿起那一大一小兩只木盒,塞到了蘇浩的懷里。
“如此,那就卻之不恭了!”
蘇浩則是一笑,欣然笑納。
這兩件古董,都有流亡海外的經歷,蘇浩此時不收,那也是最終被他們帶出去,還不如放在他這里。
“乾隆的東西都有,這老家伙,手里的好玩意看來不少呢!可不能讓他都倒騰出去!”心中卻是想著……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