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親自觀察
念完通知,又解釋了一遍,將各種細節講清楚,陳凡這才讓張翠娥關掉廣播。
隨后拿著文件遞給她,對著她說道,“你看這份文件,和我剛才念的通知有什么不一樣?”
張翠娥接過文件,迅速看了一遍,想了想說道,“這個用的是書面語,你剛才念的通知更加口語化。”
陳凡笑著點點頭,“知道為什么要這么改嗎?”
張翠娥看著他,“是為了讓大家更清楚?”
陳凡笑道,“你說的對,但是還沒有抓住事物的本質,本質是什么?本質就是受眾。我們的社員,絕大部分都是文盲,或者是從掃盲班畢業的半文盲,讓他們認幾個字還行,但要說讀書、看報、聽文件,那多半就是兩眼一抹黑,謎兆盼募睿畹嬌謁8桑疾幻靼資鞘裁匆饉肌!
頓了一下,他示意張翠娥坐下,繼續說道,“給你舉個例子,幾十年前有進步人士到工廠、碼頭等窮苦工人聚集的地方宣傳先進思想,剛開始的時候,他們自己在臺上講得熱血沸騰,卻沒有一個工人愿意停下腳步聽他們說話。
他們就很不理解,認為自己是在幫工人們爭取權益,可為什么沒有人愿意聽自己講話呢?而且他們在學校里演講的時候不是這樣子的啊,所以應該不是自己的演講有問題,但人家就是不接受,這讓他們感覺很氣餒。
可是遇到了困難,也不能半途而廢,于是他們就去調查研究,最后發現,問題竟然出在他們自己身上。
原來他們講的話太過文縐縐,講給學生聽,學生能聽懂,但工人們根本聽不懂,更不明白他們宣講的內容是什么意思,自然就沒有人愿意聽他們講話。
針對這個問題,他們撤掉了演講用的高臺,脫下了干凈整潔的學生裝、長衫,穿著最樸素的衣服,和工人們坐在一起聊天,聊吃飯、聊收入、聊生活,對他們的經歷感同身受,用最簡單的語,向工人們宣傳進步思想,最后自然大獲成功。”
聽完陳凡的話,張翠娥若有所思地說道,“所以我們現在給社員念通知的時候也一樣,文件上的東西,是給干部們看的,但是社員們卻不一定看得懂,那么我們就要像革命先輩學習,用社員們聽得懂的話,講給他們聽。”
陳凡欣慰地點點頭,“道理是這個道理,不過還可以再延伸一下。你在生產隊做廣播員,講話的方式就要接地氣,如果有一天,你成為了廣播電臺的播音員,那時候就又不一樣了,這就是受眾發生了變化。
再一個,播音員有播音員的規范,必須使用普通話播音,還要使用規范字、一個字都不能錯,卻又要聽眾們能聽懂,這時候你又該怎么辦?”
張翠娥睜大眼睛,我該怎么辦?
陳凡笑道,“我看你這幾天一直在鉆研電器維修,對播音練習卻不怎么上心,是不是覺得播音員就是照本宣科,只要讀對普通話就行?”
見張翠娥紅著臉點頭,陳凡笑了笑,繼續說道,“在生產隊里面,或者在公社,當然需要多面手,誰懂的東西多,誰自然就更吃香,被許多單位搶著要。
但是越往上爬,就更需要專業性。你根正苗紅,播音技巧和電器維修技術這兩種,只要能熟練掌握一樣,再在這里做出點成績,肯定會有機會進公社、甚至縣里的單位去工作。
不過在更高的平臺上,就不一定需要‘多面手’了,因為他們單位里就有自己的播音員,或者是修理員,你一個人干兩份工作,既容易得罪同事,還不夠專業,遠遠不如把一份工作干好。
我跟你說剛才那些,一方面是想告訴你,播音員的技術含量,并不比電器修理員更低,只是發展的方向不一樣。另一方面,是希望你自己好好想一想,打算以后往哪個方向發展。
如果想做電器修理員,那我就重點教你理科,尤其是電子方面的知識。如果你想做播音員,那你就要把學習重點轉移到文科方面來,不僅要認真學習普通話,還要學習怎么提煉臺本,也就是要把播報的內容轉化為自己要講的東西,除此之外,你還要廣泛閱讀,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開闊視野,甚至要學習外語。
也就是說,你除了要做廣播員,還要能負擔起講解員、評論員的角色……”
張翠娥畢竟才十四五歲,雖然一根筋地想要學習,卻也聽不懂太多的東西,尤其是她對播音員和修理員這兩個崗位都沒有太清晰的概念。
向上爬?爬上去之后,播音員是什么樣子的?修理員又是什么樣子的?她腦子里完全沒有概念,她只知道生產隊的廣播員,每天就是開機關機,偶爾念一下通知,可能還會修理廣播機和收音機。
哦,對了,廣播站建好兩個月,這個廣播機也沒有壞過,不知道電器維修的知識能不能用得上。
現在見陳凡問她要選哪條路,她哪里說得上來?
不過,她雖然不知道該怎么選,卻也有她自己的小聰明。
既然自己不懂,那就問懂的人啊。
陳老師這么厲害,肯定知道選哪個更好。
于是她轉身拎起熱水壺,給陳凡的茶杯倒滿,然后雙手捧著茶杯遞到陳凡面前,咧著嘴笑道,“老師,我聽你的,你說我選哪個,我就選哪個。”
陳凡接過茶杯,滿臉驚訝地看著她,嘿喲,還真是個小機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