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白爹忽然激動起來,“如果能當個甲長,在街道上大搖大擺呼三喝四,也算知足了。”
白榆若有所思的說:“等我慢慢想法子,滿足你這個心愿,但我也有個小小要求。
聽說在阜財坊這一帶,居住的各類匠戶很多,父親當了甲長或者坊長后,要盡力掌握匠戶的信息。
條件成熟時,可以組織一下各行各業成立公會,然后組成總公會,你當個總會長。”
白爹雖然不明白兒子到底是什么心思,為什么如此關注工匠,反正先滿口答應了再說。
“我是認真的,你不要以為我吃飽撐著跟你說笑,說不定將來就要用到大量工匠。”白榆強調說。
這算是對未來提前布置的一枚閑子吧,讓白爹這個已經沒什么事干的老同志發揮余熱,充分利用起來。
如果將來有足夠實力后,將ai助手提供的工業設計具現,肯定需要大量工匠配合。
京城這點不錯,是天下“工業人口”數量最多的地方。
雖然明面上官屬匠戶已經十不存一,逃散的剩不了幾千戶了,匠戶制度已經徹底崩潰。
但那逃亡的各門各類十幾萬工匠其實大部分還都“隱藏”在京師各個街道胡同里,仍然在京師生存著。
提前未雨綢繆,萬一白榆將來想搞工業時,也不會沒頭緒。
又過了兩日,初夏的天氣越來越熱,白榆躺在都察院門房樹蔭下消遣時,好大哥劉存義來報喜了。
“在石駙馬后街,有一處三進深宅院正在出售,共有十五間房,絕對符合你的需求!
而且位置也不錯,距離都察院這邊只有一里地!”
本來昏昏欲睡的白榆也來了精神,當即跟著劉存義去看房。
這處宅院位于石駙馬后街的東頭街口,大門普普通通,但屋舍皆是青磚黛瓦,簡樸大氣,這讓白榆頗為喜歡。
大門旁邊是一座小門房,不算在十五間屋舍內。
前院不算大,有東角房、東廂房、西角房、西廂房,一共四間,中間則是穿堂。
過了穿堂,中院格局和前院差不多,也是四間房,但中間則是一道可以上鎖的院門。
再過了院門,就來到了面積最大的內院,也就是設計為主人家的住處。
內院有正堂三間房、東西廂房各二間房,一共七間,足夠目前的白家使用了。
白榆看完后,確實非常滿意,這個布局實在太符合自己心意了。
以后前院中院八間房可以給家丁居住,而自己一家住在內院,仍然擁有半獨立空間。
“價格多少?”白榆對劉存義問道。
劉存義回答說:“中人報價一百五十兩,我和中人談了半天,饒到了一百四十五兩,沒法再少了。”
白榆嘆口氣,這價格有點超出預期,本來計劃的花費是一百三十兩左右。
但也不是不能接受,誰讓自己真心看中了。
位置合適,布局合適,裝修風格也合適,就是它了!
下了決定后,白榆就對劉存義說:“把中人找來,簽三方文契吧!”
只要買賣雙方都痛快,交易起來還是很容易的。
買方、賣方、中人、街道甲長一起在契約上簽押,而后白榆就把銀子付給賣家。
再將文契拿到縣衙去用印,然后交了契稅,這處宅院從此就改姓白了!
兩世為人,這是白榆第一次買房,不可能沒點激動。
又過了三天,站在大門的門洞里,享受著涼爽的穿堂風,白榆不禁就開始浮想聯翩。
如果放在五百年后,這三進宅院起碼一個億起步啊......
跟著忙前忙后的劉存義和夏大一起道喜,白榆就大氣的說:“今天下館子,不醉不歸!”
然后又說:“后面還要辛苦你們兩人,去德勝門外黑市買人。”
劉存義說:“讓我們去?”
白榆點頭道:“你們幫我買,一人買兩個家丁,就按照我說過的條件去挑選。
記住,不要挑劉老哥你這種同款光棍,一定要挑拖家帶口的!”
劉存義:“......”
你內涵誰呢?光棍怎么得罪你了?買了大宅院就了不起嗎!
夏大又問道:“盡量找健壯的?”
白榆說:“對!你們可以先去西城藥局,請個老醫士一起去黑市,到時讓老醫士現場察看所買家丁的身體健康情況。”
夏大和劉存義無語,怎么聽著像是買牲口呢?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