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布政使走了。¢求?書\幫·~首\發,
余令來拜見的時候得知的消息,張同知的門房說姜布政使一大早就離開了。
他說姜布政使離開的時候交代了。
悄悄來,靜靜走,兩袖清風矣!
余令不得不佩服這姜布政使的語造詣,不愧是高官。
明明是南宮來了,他提前得知消息害怕了,才走的。
非要跟兩袖清風扯上關系。
南宮來了,長安的大小官員又忙了起來。
當初怎么忙著接待姜布政使,如今就怎么忙著接待南宮居士沈毅。
他們怕姜布政使,更怕南宮。
兩位御史望著官員急沖沖的朝著龍首原而去,失望的搖著腦袋。
本以為長安的官員就算不是清流,那好歹也是有點底線。
如今看來都是墻頭草,風往哪邊吹,就往哪里跑。
“守心,你看看這些官員,唉……
也唯有你讓我心里舒坦一些,這世間還是有不趨炎附勢之徒的!”
余令縮了縮脖子:
“我是閹黨啊,我和他們不一樣,他們去了就是打個照面,我去了是要留下來吃飯的。
所以,我明日再去,你要不要一起去,南宮人挺好的,琴棋書畫都會呢!”
袁萬里深吸一口氣:
“我明日就要離開長安去蘭州!”
“你的病還沒好!”
“我沒病!”
余令笑著望著袁萬里:
“袁大人,你真的有病,需要靜養,真要走,我建議還是等到天涼了再走!”
袁萬里拂袖而去。
林不見余令把袁萬里氣走了,沒好氣道:
“你為了他好直說就是了,為什么非要氣他,你難道不知道,氣不通則病來的道理啊!”
余令無奈道:“他是真的有病,他的腳爛了,走不到肅州的。
就三個仆人兩頭驢,出了長安府的地界,兩頭驢就是香餑餑,會要了他的命!”
林不見笑了笑,輕聲道:
“再有數月我們就離開了,守心,有句話我希望你認真記下!”
“林大人請說!”
“我建議你去京城,或者去南京,好好地做學問,拿個進士身份,后面的路會更好走!”
“一個身份真的就能代表我的學問么?”
林不見望著巡邏的保安隊從眼前離開,笑道:
“雖然一個身份不能代表你的學問,但這個身份你得有!”
余令輕輕嘆了口氣,抬起頭望著林御史道:
“林大人,就咱兩人,我說句大逆不道的話,這一路你也看了,這就是那些飽學之士治理的地方。~比?奇,中\雯?王.′首?發.”
“他們都是有學問的,都是朝廷選出來的,他們學問這么高,為什么治下卻是一片哀嚎呢?”
林御史知道余令想說什么,聞淡淡道:
“等到太子上位就好了,陛下任性,久不行朝會,官員因揣測圣意而搖擺不定,廷內黨派之爭傾軋。”
見余令只是笑了笑不說話,林御史知道自己這個含糊的回答余令不滿意。
可他也不知該如何去說,跳轉話題繼續道:
“余大人,你就不說說你在長安的所作所為,今日一大早,約莫有三十多人進入了衙門,充當文吏,你要做什么?”
余令知道兩位御史一定會過問。
這兩人若是不過問也就不會被貶出京城了。
“不管你信不信,我想用長安給所有人打個樣。
我想讓大家看看,只要吏治清明,只要官員不欺壓百姓,咱們大明的百姓是這天底下最好的人。”
“所以,你是真的在為長安的百姓好!”
余令認真的點了點頭:
“如今我余家是大戶了,也成了官宦之家了,我想試一下,讓長安每家孩子都能吃飽飯!”
“為什么偏偏是長安?”
余令聞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
“我這個人目光短淺,這么大點兒的地方就搞得我睡不著,要是再換個地方,那我就是在害人了!”
“你發誓你沒別的想法?”
余人認真道:
“我以朱圣人起誓……”
林御史滿意的點了點頭:
“好了,好了,你能賺錢,你又不愛錢,你在長安做的我看到了,我希望你會如愿!”
余令覺得林御史說的不對。
自己哪里不愛錢,余令巴不得自己有花不完的錢。
可如今這世道,身處長安有再多的錢有啥用,這不是給別人做嫁衣么?
所以,還是要先讓百姓有錢,他們有錢了,這世道才會安穩。
“如果不打仗,如果朝廷不加稅,最多三年,你就會看到長安不但百姓能吃飽,還能為邊軍提供糧款!”
望著豪氣滿滿的余令,林不見心生羨慕。
自己當初其實也是這般,想當個讓百姓吃飽飯的官員。
自己當初也沒想當個御史。
可為了在這官場走的更順一些,得到更多的認可,才最終走上了這條路。
林御史覺得自己當初是狼。
可為了更好的生存,自己本該是狼的,卻硬生生的被馴化成了狗。/微·趣^暁\說.王..勉\費~悅~黷.
如今有一條幼狼開始嘯月,林御史仿佛看到了當初的自己。
,!
“小心姜布政使!”
余令聞頗為不解道:“我覺得我沒做錯什么,我做的越好,他其實受益最大,他為何對我有這么大的敵意。”
“你是閹黨啊!”
“閹黨把他家怎么了?
林不見聞轉頭就走,這種事他哪里知道。
他覺得余令真的需要讀書,哪有讀書人這么八卦的。
君子不聞人非,不視人短,不人過,謹慎行的道理難道沒學?
沒了說話的人,余令準備給知府衙門的大小官員開人生的第一次晨會。
除了晨會,余令還準備了晚會。
余令要讓所有官員在散衙的時候復盤一下今日的工作。
做了什么,學習了什么,收獲了什么。
余令準備讓每個官員都來一遍。
先前不是閑么,不是不管事么,享受完了,從今日起開始還債了。
余令進了知府衙門,在余令看不到的地方,那些新人開始上任了。
那些員外的“傻兒子”走進了衙門,今天是上任的第一天。
等到明日,他們會手拿黃冊統計人口。
統計人口是余令的第一個計劃。
只有知道長安以及周邊實際有多少戶,余令才能確切的知道每家納多少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