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了也不一定是好事,像是帥府大酒店就挺大的,但做任何決策卻需要更多的人同意才行,尤其是大一點的決策,會議更是不斷,也很難經過一兩次的會議就把決策給定下來,需要不斷開會,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把決策給定下來,很耽誤事,不像是小飯館那么靈活,也不會有太多的人盯著。”劉英說道。
她看著陳浩,“你在長豐縣的兩家飯館就靈活不少。”
很多事,個人的力量很渺小。
即便看到了癥結所在,卻也難以改變。
“跟大小有一定關系,但也不全然是大小的關系,還是跟誰決定,誰拍板有關系,如果由個人拍板,情況就能好轉不少。”陳浩說道。
“陳隊長開玩笑了,想要個人拍板,哪有那么容易?尤其是帥府大酒店這么大的單位,個人拍板會被人抓住小辮子,就是為了表面的公平也會開會,將那些不同的意見在會上統一下來,盡量不給人留下口實。”劉英道。
一個人決定會被人詬病,獨斷專行,聽不進去意見,一群人決定,又會有各種不同的意見,難以統一意見。
無論怎么著都有缺點。
這里頭的平衡要是掌控好了,事情肯定能向好的方向發展,但難就難在這個平衡,而且這個平衡還是動態的,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變化。
“一切都是有可能的,早幾年誰能想到會分田到戶,誰又能想到茅臺廠會拿出10%的酒水投放到市場上去?”陳浩說道。
他一步步的,在慢慢的給劉英洗腦,改變劉英的一些觀念和看法。
“你說的倒也有道理。”劉英點點頭,“沒想到茅臺廠居然會拿出部分酒水投放到市場上去。”
她還有半句話沒有說出來。
茅臺廠居然會選擇跟陳浩合作,將投放到市場上面的酒水交給陳浩,這讓她感到很驚訝。
陳浩有名氣不假,但身后并沒有什么大的背景,按理說這種合作應該找大的單位,如全國百貨總公司,或者是糖煙酒公司。
可卻落到陳浩的手上。
“茅臺廠這么做是為了避免虧損,把這部分投向市場的所得,放到廠里的經營上來,茅臺廠能這么做,那么其他的單位自然也能這么做,到底是私營還是公營,在某些行業或許沒有那么重要了,能自食其力,改善經營狀況,這才是重點。”陳浩道,“帥府大酒店或許也會邁出這一步。”
沒指望一次兩次就讓劉英徹底改變觀念,陳浩在劉英的心里播下種子,時不時的過來跟她聊幾句。
相當于是給這顆種子澆水施肥。
總有一天,這顆種子會長出來,改變劉英以前接受的觀念。
跟劉英聊了一會兒后,陳浩說了讓她介紹幾個可靠的,實誠的江城人,他這才出了帥府大酒店,回了專賣店。
專賣店里面有幾個人,正在詢問茅臺酒的事。
“幾位同志,咱們店有不要票的茅臺酒,你們有沒有這個需求?不需要茅臺酒票就能購買。”蘇小娟趁機推銷。
茅臺酒年產量10%投放到市場,按照市場的方式進行銷售,這個事圈子內的人知道,不是這個圈子的好多人都還不知曉。
這會兒消息的傳播途徑很有限,哪怕有些事情在報紙和電視臺里做了宣傳,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會看報紙,看電視。
好多人字都不認識,而且報紙要錢,普通人真舍不得花錢買報紙。
電視就更難得了,一整個村子連一臺電視機都沒有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