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首陽山,八景宮。
風火蒲團之上,老子緩緩睜開雙眼,眸中太極道韻流轉,映照出通天那經由青萍劍傳來的、帶著決絕劍意的訊息。
老子沉默著,周身清靜無為的氣息罕見地泛起波瀾。
饒是他心境早已近乎忘情,此刻亦感到一陣深沉的唏噓與寒意。
昔日紫霄宮中,三千紅塵客聆聽大道,鴻鈞道祖高坐云床,宣講混元之道,為洪荒萬靈開啟修行之路。
那是何等光景?
玄門正宗,道祖慈悲,澤被蒼生。
如今,那位傳道授業、身合天道以補全洪荒的老師,竟走到了要以吞噬天道、重定秩序、視萬物為芻狗的地步?
甚至要將他們這些親傳弟子,連同其開創的教派,一并作為資糧?
算計之深,心性之冷酷,令人心寒。
良久,老子發出一聲悠長的嘆息,在寂靜的八景宮中回蕩,帶著萬古的滄桑與一絲無奈。
“天數茫茫,道無常形終究,是走到了這一步。”
他低聲自語,腳下太極圖無聲展開,陰陽魚緩緩旋轉,推演著脫離玄門的種種因果與未來變局。
結果,一片混沌,劫氣彌漫,卻隱隱指向一條充滿荊棘、卻蘊含一線生機的道路。
正如通天所,大勢如此,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堅守玄門,唯有隨著鴻鈞這艘即將沉沒的巨船一同墜入深淵。
脫離,雖會引發氣運震蕩,根基受損,卻也是破而后立、另覓新生的唯一機會。
更何況
老子目光穿透虛空,望向那氣象萬千、氣運如虹的金鰲島。
截教如今一門六混元,萬仙來朝,氣運之盛,堪稱玄門之首,甚至已隱隱超越了玄門本身的范疇。
通天更是誅仙劍陣圓滿,有了與鴻鈞叫板的底氣。
連他都決意脫離,自己這人教,弟子寥寥,氣運主要系于人族,與玄門牽連本就不如闡、截二教深厚,又有何理由留戀?
元始的闡教亦是如此,雖重正統,但在生死存亡面前,那點虛名又能值幾何?
只是
老子眼中閃過一絲疑慮。
脫離玄門,斬斷與鴻鈞、與舊天道的氣運聯系,此事關乎圣人道基,絕非簡單宣告即可。
其中關竅,如何操作方能將反噬降至最低?
脫離之后,氣運又該導向何方?
與地道、人道的結合,具體該如何進行?
這些細節,通天信中并未詳述,恐怕也非其擅長。
此事,恐怕還需一人來解惑定策。
孔宣。
那個一手攪動風云、身負混沌珠、屢次看破鴻鈞算計的截教副教主。
他的謀劃,才是關鍵。
念及此處,老子不再猶豫。
一步踏出,身形已自八景宮中淡去,下一刻,便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了金鰲島碧游宮外。
幾乎同時,前方虛空蕩漾,兩道身影聯袂而至。
正是自昆侖山趕回的通天教主與元始天尊。
通天見老子已然到來,眼中精光一閃,拱手道:
“大兄!”
元始天尊面色依舊有些沉郁,卻也對著老子微微頷首示意,算是打過了招呼。
既然已做出抉擇,他也不會再做扭捏之態。
老子目光掃過二人,見元始雖氣息內斂,但眉宇間那點糾結已然化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斷腕后的決然,心中便已明了。
“看來二弟也已想通了。”
老子緩緩開口。
聽聞此話,元始天尊輕哼一聲,語氣復雜:
“勢比人強,不得不為。”
“只是具體章程,還需謹慎。”
通天教主大手一揮,誅仙劍意隱隱流轉:
“此事易爾!”
“待孔宣回來,聽他安排便是!”
“他定有萬全之策!”
話音剛落,前方碧游宮偏殿方向空間微漾。
孔宣的身影悄然浮現,顯然也是感知到了三清齊聚的氣息。
“大師伯,二師伯,師尊。”
孔宣上前,對著三清行禮,神色平靜,似乎早已料到此刻局面。
老子目光落在孔宣身上,直接開門見山:
“孔宣,脫離玄門之事,吾與元始已無異議。”
“不過其中關鍵,如何施行,方能保全根基,降至損耗?”
“脫離之后,氣運又該何以為繼?”
孔宣聞,心中一定。
三清意見統一,此事便成了大半。
他略一沉吟,便開口道:
“脫離玄門,核心在于斬斷與紫霄宮、與鴻鈞道祖個人的氣運因果牽連,而非否定自身所修大道。”
“首先,需諸位同時于各自道場,以至寶鎮壓氣運,公開宣告,自即日起,人、闡、截三教,脫離鴻鈞道祖所立之玄門,自此獨立,道統自持,氣運自掌!”
聲音清晰,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
元始天尊眉頭微蹙:
“公開宣告?是否太過激烈?恐立刻引發天道反噬,乃至鴻鈞直接出手。”
聽聞此-->>話,孔宣微微搖頭,繼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