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車到了平潭縣汽車站,下車后,南喬看著熟悉的地方,說道,“這地方我上次來過。”
“你什么時候來過?”周延川問。
“上次找苗苗的時候,葉家就在平潭縣七里鄉瓦溝生產隊柳樹村。”南喬說道。
“是嗎?竟然和我外婆孟家在一個地方,真是巧了。”
周延川原本還想專門找個時間去會會葉家,現在看來,順路可以收拾了。
杜毅幫忙查到的地址在平潭縣下面七里鄉油坊生產隊磨盤村,和葉家所在的柳樹村在一個鄉鎮下面,地理位置接壤。
等于說是村挨村,出行共用一條土馬路。
由于暫時不清楚孟家的家庭狀況,周延川讓南喬帶著女兒先安頓在七里鄉鎮上招待所里,等他消息。
周延川只身前往油坊生產隊,磨盤村,到了村里,他沒有直接打聽孟家,而是去村部找村里的村干部。
磨盤村村書記劉向明是個五十出頭的大爺,聽聞周延川是來找人的,上下打量他,“你找哪一個?”
“劉書記,我來找孟華強家,孟華強是我的外公,我的母親叫孟念芹。”周延川說出來歷和目的。
“哎呦,你是老孟家的外孫子啊?都這么大了!”
劉向明仔細打量周延川,見他個頭高大,相貌堂堂,眉宇間有幾分孟念芹的影子,連連點頭,“都成人了啊!真沒想到!”
周延川沒穿軍裝制服,穿著的確良白襯衫和一條黑色長褲,看起來就像個高級知識分子。
“你是從外省城里來的吧?當年你爸爸下鄉插隊就在我們磨盤村,和你媽媽結的婚,我還是證婚人嘞!”
劉向明和他聊起來,周延川找對地方了,有些興奮,“劉書記,我還沒去我外公外婆家,不知道他們家現在情況怎么樣了?家里還有哪些人,能和我說說嗎?”
“行行行,我和你嘮嘮。”
從劉向明的口中,周延川大概了解到孟家的情況。
孟家在磨盤村就是老老實實的莊稼戶,家里一窮二白。
外公孟老頭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周延川的母親孟念芹是小女兒,18歲嫁給周國斌,20歲因生周延川難產去世。
周延川有三個舅舅,大舅49歲因肺病去世,二舅三年前腦出血去世,目前孟家老兩口都健在,只剩下三兒子孟光耀,今年48,在家種田。
了解過外公家的狀況,周延川淚目了。
二老失去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心里該有多痛?
孟家日子難過,卻從來沒有去京市找過他父親。
或許,是因為他父親不做人,從他母親死后,就不愿和孟家來往,所以周延川才從來不知道自已的親生母親不是李桂蘭。
在劉向明的帶領下,周延川來到村子北頭,找到了孟家。
孟家住在帶著圍墻的土房子里,大門口外有寬敞的打谷場,穿過打谷場,來到孟家大門外。
劉向明站在外面喊,“孟叔,嬸子,在家嗎?”
院子里幾只雞在走來走去,端著雞食準備喂雞的馬秀英聽見聲音,答應著,“在家呢!”
老太太放下雞食盆,走出院子,來到門口,看見劉向明,“是向明啊,什么事啊?是不是又要下發什么通知啦?”
周延川站在劉向明身后不遠處,看見了出來的老太太。
老太太頭發全白,滿臉皺紋,精神還算不錯,臉上帶著慈祥的笑容,穿著一身補丁打補丁的舊衣服,完完全全就是一個淳樸的鄉下老太太。
這就是他的外婆馬秀英?
還沒相認,周延川的眼眶已經濕潤了。
是血脈親情使得他心口隱隱發澀發痛,痛的不能呼吸。
“是有通知,來通知你們家,你家外孫子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