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兵工廠有系統獎勵的數控設備。
問題不大。
而碳纖維等復合材料的應用可實現飛機減重25-30,生產中需采用手工鋪疊技術,需要通過專用模具將碳纖維原料制成輕量化部件。
沒-->>有復合材料那就用鋁和鈦合金。
至于制造發動機渦輪盤、機身承力結構等一體化部件。
目前,兵工廠有5萬噸級模鍛液壓機可鍛造尺寸更大、性能更強的航空部件,可以支撐殲系等先進戰機的生產。
至于專用機床:包括龍門立式加工中心、高速加工中心(功率超40kw)、柔性卡具等。
主要是用于加工薄壁、雙曲面等復雜結構零件,確保精度與強度。
這就需要林天接下來解決的問題。
困難會有,但無論如何,龍國也要有自己的飛機。
特別是經歷這一次空襲之后,更加堅定……龍國的領空需要戰斗機。
需要一款強大的戰斗機。
一路上,林天想了很多,同時趁著坐飛機的時間,根據記憶畫出了“五爺戰斗機”的構造圖紙。
相比于負責的殲10c,五爺的構造相對來說比較簡單。
五爺戰斗機是采用單座、單發、機頭進氣、后掠式中單翼布局。
其結構主要由機翼、機身、尾翼、起落架、座艙等部分組成。
機翼是后掠式中單翼,后掠角45°,雙梁結構,內側有后退式襟翼,外側是副翼,偏轉角范圍為±18°。
機翼根部有起落架艙,主起落架收在機翼的兩個艙內。
全金屬半硬殼式構造,外形為圓形截面的流線體,圓形機頭進氣道。
機身后部裝有可操縱的減速板。
至于,垂直尾翼分成上下兩段,下段固定在后機身的承力斜框上,上段可拆卸,垂尾后掠角為55°41′,后緣是方向舵,轉動角度為25°。
水平尾翼后掠角為45°,安裝在垂直尾翼下段頂部,其后緣的升降舵,向上可轉動32°,向下為16°。
對于一個設計師來說,參數幾乎都是印在腦子里。
而且前世的林天,回國后就跟著徐佬負責五爺戰斗機的設計,調配等工作。
這一切都太熟悉了。
起落架采用的是前三點式起落架,均為單輪。
在主起落架裝有緩沖器,前起落架裝有減震器和減擺器。
座艙為密封式單人座艙,應急時艙蓋可拋掉,座椅為可彈射式,能保證飛行員在緊急時迅速安全地脫離飛機。
通過彈射座椅迅速脫離飛機,大大提高了飛行員在危險情況下的生存幾率。
林天還記得,當初這個設想還是他提出來的。
整個氣動設計采用后掠式中單翼布局,配合45度后掠角,提升了超音速性能,機翼上的翼刀可提升低速性能,使飛機兼具良好的低空機動性與一定的超音速能力。
搭載的是渦噴-5離心式加力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強勁,最大推力2600千克,加力推力3380千克,讓殲-5具備快速反應和空中格斗能力。
在武器設計方面,原來,機頭配備的是兩門23毫米機炮和一門37毫米機炮,以及37毫米機炮威力大,23毫米機炮射速快,適合近距離格斗。
同時,左右翼下還可各掛一顆100-250千克的炸彈,具備對地攻擊能力。
但林天為了讓五爺具備更強大的戰斗力,他準備改成類似于霹靂2的導彈。
增加對地對敵攻擊能力。
當然這都是后話了。
很快五爺戰斗機的圖紙便畫畫了。
看著圖紙,林天輕嘆一聲:“還好,這些都沒忘記……”
參與的第一架戰斗機,意義重大,林天記得很清楚,幾乎把所有的一切都烙印在腦海里。
很快。
飛機落下。
林天剛走出機場,就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