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為這樣就能留住顧客?簡直是癡人說夢!等他把本錢燒光,顧客拿到手的折扣也兌現完了,拍拍屁股就走人了,誰還會記得他?”
“這種殺雞取卵的蠢事,也就他這種沒經過市場毒打的富二代干得出來。”
“等著吧,不出一個月,那家店就得關門大吉。”
外界的風風語,絲毫沒有影響到“可愛豬”旗艦店里熱火朝天的景象。
對于這個時代的普通消費者而,他們只看到了一件事。
我給店家五百塊,店家馬上就在我的卡里,再給我一百塊。
這白撿的一百塊,跟地上撿錢有什么區別?
簡直是天上掉餡餅!
這個老板,怕不是個傻子吧?
不占白不占!
于是,收銀臺前,再次排起了長龍。
“給我辦一張!充五百!”
“同志,這活動啥時候結束啊?我明天再帶我鄰居來辦行不?”
“這卡里的錢,買什么都能用嗎?不限款式?”
他們并不知道,這種名為“預付式消費”的商業模式,在二十多年后,會成為爛大街的常規操作,這個手段在未來還有更時髦的名字:預付費消費、私域流量運營、用戶資金沉淀。
更不會知道,他們以為占到的巨大便宜,其實是商家利用信息不對等,布下的一個甜蜜陷阱,提前鎖定一個家庭未來幾個月甚至一年的童裝消費力,更是用消費者的錢,來極速擴張自己的商業版圖。
唐櫻所做的,不過是把后世淘寶“雙十一”的底層邏輯,進行了一次極度簡化的復刻。
用一個看似巨大的優惠,模糊了消費者對商品本身價格的感知,刺激他們的非理性消費欲望,從而在短時間內,匯集起一筆龐大到恐怖的現金。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