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京城青年報》的記者,特地趕來,想對創造這個奇跡的女主播,做一個獨家專訪。”
他叫孫磊,剛入行不久,正憋著一股勁兒想干出點成績。
昨晚,他也是萬千聽眾中的一員。
那個叫唐櫻的聲音,那首名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給了他極大的觸動。
職業的敏銳讓他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絕佳的新聞題材。
溫暖,正能量,充滿了人文關懷。
這正是當下社會所需要的。
辦公室里所有人的視線,再一次聚焦到了唐櫻身上。
羨慕,嫉妒,探究,種種情緒交織。
被《京城青年報》專訪,這對于電臺里的任何一個主持人來說,都是夢寐以求的露臉機會。
張蘭站在角落,攥緊了拳頭,指甲深深地陷進掌心。
憑什么?
這個小丫頭片子,不過是走了狗屎運!
唐櫻迎著記者的視線,臉上露出一抹恰到好處的微笑,既不顯得疏離,也不過分熱情。
“孫記者,您好。”她微微頷首,“專訪就不必了,我只是做了我作為一名電臺主持人應該做的事情。”
“能成功勸慰那位聽眾,靠的不是我個人,而是我們京市廣播電臺這個平臺的力量,是李主編和同事們在背后給予我的支持,更是所有收音機前聽眾們共同傳遞的善意。”
一番話說得滴水不漏,既謙遜地表明了立場,又順帶將整個電臺都拔高了一個層次。
臺長王建國站在一旁,聽得連連點頭,眼里滿是欣賞。
這丫頭,不僅有才華,有品性,更有格局!
孫磊愣了一下,顯然沒想到自己會被拒絕。
但他非但沒有不悅,反而對眼前這個女孩的好感又多了幾分。
不驕不躁,不貪功勞。
在這個浮躁的年代,太難得了。
他推了推眼鏡,換了個思路。
“唐櫻老師,您的謙遜令人敬佩。那我們不談個人,就談作品可以嗎?”
他的語氣更加誠懇。
“昨晚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實在是太太好了!它給了無數在深夜里掙扎的人莫大的慰藉和力量。我們報社希望能將這首詩刊登出來,讓更多的人讀到它,感受到這份溫暖。可以嗎?”
這個問題,讓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
是啊,那首詩,寫得太美了。
意境開闊,情感真摯,字里行間都透著對生活最純粹的熱愛。
兩天后,《京城青年報》的頭版右下角,刊登了一篇豆腐塊大小的文章。
標題格外引人注目。
《一首詩,一個聲音,一座城的溫暖》。
文章用細膩的筆觸,還原了那個驚心動魄的午夜。
重點描述了那個叫唐櫻的女主播,如何用一首詩,一個溫柔的聲音,挽救了一個徘徊在死亡邊緣的生命。
文章的最后,附上了那首詩的全文。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作者:海子
起初,這篇文章并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
但文字和詩歌的力量,是會發酵的。
越來越多的人在報紙上讀到了這首詩。
機關單位的辦公室里,工廠的車間里,大學的課堂上
人們在茶余飯后,開始討論這首詩,討論那個叫“糖糖”的神秘作者。
“這詩寫得真好啊,讀完了心里頭暖洋洋的。”
“是啊,我昨晚也聽廣播了,那個叫唐櫻的主持人,聲音也好聽得很!”
“海子是誰?哪個大作家的新筆名嗎?這水平,可不是一般人能寫出來的。”
這股熱潮,開始蔓延到當時最前沿的陣地——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