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哪來的?
來哪家鬧事嗎?”
有人小聲議論。
“聽聲音,像是上下河灣那一塊的……”(不同大隊,口音有區別)
“是老楊家的娘家人,江口灣的,來了三百多人!
江口灣進了幾萬只雞崽豬崽,他們來鎮上挑雞崽豬崽……”
“是的!
我家媳婦,被請去幫忙做飯了,老楊家砍了半頭豬,四五只雞,四五只鴨,一籃子雞蛋,幾百斤面!
百斤酒缸擺了幾大缸!
那場面,跟做席面似的,豪氣!
吸溜!”
說話的人,忍不住吸溜一口口水。
“老楊家厲害了!
這場面一出,沒人敢欺負老楊家了!”
“誰敢啊?
真發生什么事,隨便喊動三百多條漢子,坐到誰家去吃,誰家也撐不住!”
很多人震撼又羨慕說道。
本地就是這樣。
一旦發生什么事,就是全村人出動,幾百人堵著你家。普通的小村子,完全扛不住。
“江口灣村,買這么多雞鴨豬崽子干嘛?
不是說,養雞有指標嗎?”
“不知道!
聽說他們搞了隊社企業,養雞合作社,家家都給養雞,隨便養多少,養大了賣給隊社企業!”
“臥槽,這不就是z本主義嗎?
不怕割z本主義的尾巴?”
有人驚叫道。
“對啊!這不就是各家隨便養雞嗎?”
“噤聲!”
旁人慌忙喝止對方,警惕地左右看看。
雖然現在,風氣變寬了,很多人平反了……
但是,正常人都不想惹事。
“這事看地方!
看報紙上,外面的地方,辦了很多隊社企業,不然你以為日值八九毛,一塊多,怎么來的?
靠種地可能嗎?”
“就是!
云霧山那邊挖煤,知道吧,人家那錢嘩嘩的……”
“好了,都閉嘴吧!
惹出事,得罪了人,到時候別后悔!
不說別的,你要是壞了上下河灣的事,你猜人家會不會放過你?
人家敢養幾萬只雞鴨,能沒點底氣?”
良鄉鎮上的人,議論紛紛。
無論如何,鎮上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上下河灣這地方,第一次知道上下河灣,在搞不一樣的東西。
……
酒足飯飽。
一些人組著隊伍,挑著擔子,去供銷社后院,領雞苗鴨苗豬崽,挑著擔子早點上山。
一些酒鬼續了酒,在街上吆五喝六,高聲劃拳。
畢竟都是娘家人。
說是只續一兩酒,實際上但凡來續酒,最少都是2兩酒。
有人喝完4兩,又來續酒,也笑著再給二兩。超級海量的人,比如大伯幾人,都給了一斤。
今天酒鬼們,基本過足了癮,喝嗨了。
陳安平沒料到的是,面竟然準備少了。
后世一斤面,他自己得吃兩天。
時間太久了,他忘了這個時代的漢子,吃一斤主食,只是基本操作。
平時都是吃各種雜糧飯,水煮蔬菜。
今天好酒好菜,小炒蓋面放開吃,再斯文的人,都能吃掉一斤掛面。
那些能吃掉三斤肉,五斤肉的大肚漢,簡直沒譜。
吃到中途,面就不夠了。
陳安平趕緊安排人,去供銷社拉來幾百斤面,
繼續下面,繼續吃!
管你多大的大肚漢,今天都得吃飽!
陳安平守著煮面大鍋,只要不撐死,隨便吃。
抽空給小妹她們,撈了一盆-->>面,裝了一大海碗菜,放進空間保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