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捕魚籠的網眼沒必要那么小。
編織上了三四圈之后,趙江平便會拿起一根細麻繩,在豎骨上進行捆綁固定,防止竹條因為在水中不斷地漂浮,被胖頭魚撞擊而發生松動。
當一根竹條編織完,拿起新一根的竹條后,新的竹條會和舊的竹條頭尾部相互重疊上一拳頭左右的距離,同時用麻繩進行捆綁固定,確保了接口的平滑。
就這樣,父女倆互相幫襯,眼看著20分鐘過去了,終于一個捕魚籠的大體框架已經編織完成了。
趙江平拿起細的竹條,用柴刀在上面稍稍地削了兩下,使得一端變得有些尖銳,隨后將那尖銳的一端沖著竹筐里面,在一頭用麻繩固定住,固定在捕魚籠竹筐的最頂端,向著里面扎去。
之前,趙江平也做過,但那不過是用著家里剩下的竹筐來制作,而那竹筐雖然說能用,但確實有些松散,年代也久遠了。
弄好之后,趙江平仔仔細細地打量了一番。
在他的面前所出現的是個直徑約有60公分左右,高度也得有六七十公分的巨大捕魚籠。
捕魚籠按照趙江平的估計,里面裝上五六十斤的魚絕對是不成問題的。
與此同時,在他剛剛編織的時候,在旁邊側面還留下了二三十公分的一個長方形開口,這一步的目的,便是為了能夠在接下來拿取其中的魚時方便一些,制作好一個小門來。
用竹條橫豎編制成了一個簡易的門板,門板的一側,用麻繩與門框進行了連接,形成一個像是開門一樣的合頁結構,隨后在門板的另外一側固定上了兩個短短的竹條,用麻繩做成一個簡易的扣子一般的鎖扣形狀。
這樣保證門板被關閉的時候不會被魚給頂開。
這些手藝也都是上一世跟著老一輩人所學習的,好在重生之后,雖說好多年沒做,但這肌肉記憶還停留在他的心里。
因為這是個短期的工程,接下來趙江平不可能會長期地使用這個捕魚籠,未來肯定還會有更加規范的養殖和捕魚方式,所以呢,趙江平也并沒有打算在上面刷上桐油或者說刷上清漆,其目的便是為了省事,怎么省事怎么來。
估摸著這一個捕魚籠也能夠用上個一兩年的功夫,不至于腐爛變壞。
忽然,趙江平想到了什么,看了一眼女兒:“閨女,去外屋地碗架子里,給爸拿上一小盆的苞米粒,爸就放在碗架子第二層,你踮踮腳就能看到了,千萬記得拿的時候慢點,不要摔倒了哦。”
“好的,爸爸,那我去了。”小丫頭一聽有自己的活干,急忙蹦蹦跳跳地奔著屋里而去。
趙江平呵呵一笑,隨后意念一動,從系統空間內拿出了一瓶高度的白酒。
沒有多久,小丫頭抱著一個搪瓷盆來到里面,裝了半盆的玉米粒。
這些都是之前趙江平去鄉里的時候順道買來的,也都是新鮮的,今年剛收成的玉米上所剝下來的。
趙江平將搪瓷盆接過,最后在其中倒入了滿滿的白酒,白酒剛剛沒過了玉米粒。
他便將其放在了一旁。
小丫頭好奇地問著:“爸爸,你這是干什么呀?”
趙江平笑道:“這就是捕魚籠的關鍵,這玉米粒呢,泡上白酒能夠散發酒香,能夠吸引魚類。
先讓玉米粒泡一會兒,咱們用紗布把它包起來,到時候放到這籠子里頭,一旦下入到水塘之中,沒多久草魚、鯽魚、鯉魚啊,都會循著氣味游過來,一旦鉆進來可就逃不掉了。”
“哇,爸爸,你真的好厲害呀!”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