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時分。
秦猛早早到了校場,投身熱火朝天的練兵之中。
他一絲不茍地糾正步卒的陣列疏漏,親自示范簡單的擒拿關節技,嚴格招募新兵,寧缺毋濫。
秦猛騎術只能說嫻熟,馬戰更是不怎么擅長。他的目光掃過飛虎精銳,緊盯他們控馬姿態常博
甚至虛心向袁飛請教騎射心得。
棗紅馬馱著主人矯健的身影,在校場狂奔,嘹亮的嘶鳴聲不斷為這砥礪刀鋒的場面擂鼓助威。
練兵空隙,他這個知寨官得抽空巡視堡外建設,規劃居所、街道,與工匠師傅們商議,先以沙土袋子混合著水,在外面立起一圈冰墻。
他還要找老保長,請他模仿筆跡,偽造字據。
堡寨內各處作坊之事也要他過問。
鐵匠作坊,熔爐日夜不息,火星四濺。
裁縫坊內,數十婦人飛針走線趕制冬衣被褥。
煉鹽工坊老保長全權負責,經過擴建,蒸騰的熱氣里,二十余名穩重可靠的堡民勤力勞作,每日產出數袋雪花精鹽,換取著寶貴的資金。
木工坊最為熱鬧。大師傅魯明須發沾染木屑,正領著一群巧匠敲打組裝一座高大的木質“怪家伙”。
——原始蒸餾器的框架已巍然立起。
旁邊地上散落著幾個瓦罐,渾濁液體散發著酒氣。
多次嘗試后失敗,魯明正小心翼翼地用熬化的魚膠,仔細填補部件連接處每一處縫隙。
“大人放心!”魯明見秦猛到來,揚起花白胡子,眼中燃燒著創造的火焰,“差的就是密封這點活兒,頂多三兩天,準保這玩意沒問題。”
秦猛描述的“酒中精華”“濃香撲鼻”之類的話語。早已勾起了這位匠癡的無限好奇與渴望。
時間飛逝,太陽西斜。
諸葛風、張富貴率隊先從二十里外的青陽縣歸來。
車隊是浩浩蕩蕩,綿延數里。
此行收獲頗豐,招募到上百青壯,三百多流民,還從縣城購置了鹽巴、糧食、鐵料等大批物資。
捕奴團擄人,冷艷山賊肥猖獗等消息有心散播。不少富戶送錢送糧,資助邊軍剿滅賊寇。
青陽縣知縣為感謝軍堡解救治下百姓、協助撤案銷狀,特送來一千石糧食、百頭豬羊勞軍。
他還備了份賀禮,百兩紋銀和十卷江南綢緞。托付諸葛風轉交秦猛,是為恭賀他升任知寨。
消息傳開后,青陽縣大小官吏也聞風而動,不同體系卻得仰仗邊軍,紛紛備禮前來道賀。
一時間,軍寨門前熱鬧非凡。
這些瑣事是老保長和諸葛風負責處理,秦猛一行撲在練兵上,沒時間與這些人惺惺作態。
次日午后,秦大壯率隊姍姍歸來。
他從南河城寨帶回了數十個青壯、百多流民,以及城寨給的軍備,采購的糧食、鐵料等物資。
卻也帶來一個糟糕的消息!
——城寨內幾家糧鋪、礦行、布莊竟都宣稱貨物告罄。
“不對!”秦大壯憂心忡忡地匯報道。
“我看各糧行、布莊里有糧食有棉花,他們就是不愿意賣!一聽說是南河堡寨,臉色當場就變了。”
“我找了相熟的糧鋪掌柜打聽,軟磨硬泡又塞了錢,對方才偷偷透露,說咱們是得罪人了。”
“是這樣?”秦猛恍然大悟,臉上卻并無意外。
他轉而問道:“那常氏糧行呢?”
“常氏商行倒是依舊愿意做生意,咱們這次帶回來的糧食、鐵料,八成都是他們提供的。”
秦大壯先松了口氣,隨即又愁眉不展:
“可咱們戍守邊疆,不惹事,到底哪里得罪人了?”
秦猛冷笑幾聲,并未過多解釋。
他早已料到會有這樣的阻撓,也知道是誰搞鬼。
好在之前已提前聯絡本地的李家糧行和羅記礦行,兩家未受影響,仍在不斷往軍堡輸送資源。
“好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秦猛拍拍秦大壯的肩膀:“先不管這些,把新來的人安頓好。”
說罷他轉身便趕赴堡外新區。
軍寨越來越熱鬧了,近來接連涌入不少人落戶。
首批是被陸續吸引引來的少數流民。
第二批就是此前解救的人及其家眷。
第三批由諸葛風帶回,不少人有家眷。第四批便是秦大壯此次帶來的流民,也是拖家帶口。
前段時間加緊搭建的茅草屋此刻正好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