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鳶有青鳶的退讓。而勛帝也有勛帝的執拗。其一便是絕然不會放歸青鸞。
刺客始終注視著勛帝的一舉一動與神色之變,大約也看出事有異樣,不禁要好提醒,“子翱兄的意思也很簡單,既十日之內閣下送青鸞姑娘至柏谷關,柏谷關陳兵退去,子翱兄將親赴帝都聽憑處置。如若不能,惟是兵發柏谷,劍指頤陽。其后果如何,就是各聽天命了!”
勛帝眸藏怒色,緩緩搖頭以示否決,“朕之意,是青鳶先來帝都,余事再做商議。至于柏谷關陳兵……”勛帝幽幽冷笑,“其舉已是犯上作亂!青鳶若還想引兵入帝都,朕亦不懼,且由他來!”
刺客顯是詫異,卻也露一絲贊許,“既是如此,我今夜惟是先帶走青澄,明晚再來帶走青鸞……”
“不勞閣下!”勛帝喝斷其,“今夜你或許可以帶走青澄,然明日,朕會將那女子懸尸于北門,你自去取下便是!還有初陽城的虎嘯參軍,朕循大昱律法怕是不能留他全尸,你且自備棺槨!”
刺客幽暗目光終袒露一線殺機,他唇角抽動,劍入掌心,語意仍透著慵懶,“你這是……找死!”
勛帝冷笑嗤之,“青子翱如何說?他可曾吩咐你必要時當取朕性命?你且回去告訴他!朕等他來!早些日來便是多留幾人性命,晚些日來,朕也不知當下耐心還能撐到幾時不殺!”說罷,忽對外高聲呼喚,“來人!速來人!”聲未落,殿門大開,一眾玄甲浩浩涌入,頓時劍光四起。
刺客倒也未露一絲慌亂,而是提了提手中長劍,向著勛帝微微頷首,“陛下威武!蕭某孤陋了!只是這俗話講……兩國相爭不斬來使!我不過是個送信的!陛下總不會小肚雞腸要殺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