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鴻自入帝都第二天在驛館內與青鸞失了聯系,便生出一份執念――拼得此身碎裂也要尋到青鸞蹤影,顧她安好!這是她們姐妹自小依偎長大的骨血親情,也是她心中懷揣的一份歉意。
她總以為,若非是她與長嫂一起慫恿青鸞離了初陽城往王都,若非是她心意動搖未能攔下林楓復旨之行,若非是她猶豫不決未能在得知青鸞有孕時果斷撥馬還鄉……總之,她曾有無數次機會可以阻止自己的幼妹入這龍潭虎穴!可是,她一錯再錯,終是推幼妹至生死難料之地!
青鴻不計此身之失甘愿往棲霞小筑尋召太子之“援手”,便是急于彌補自己優柔之過失。而后能一再忍受召太子的欺凌,也是為心中始終懷揣一份希冀,盼著能借召太子之力入宮闈,總能得一線機會尋一尋青鸞下落。故自入東宮,她執念愈深。之后又與林柏擦肩一聚,待傳出“楸夫人有險”的訊息后,她更了無牽掛,只等一個良機拼得一死也要見青鸞一面,以贖其罪。
只是此份執念卻在與程遠相遇后瞬間轉醒。倒也不是程遠一番利害剖析或是說與青門的世交之誼喚醒了她。她只是在夜風過耳的某個剎那,一念乍起,忽就憶起楸夫人的那份錦囊叮囑。
“定心守己,靜氣處亂;安定生慧,寧靜致遠”。青鴻終在望向雍肅門的某個瞬間沉下了心意。
憑她十數年習劍之靈慧,她全然感知得到那道宮門之外的殺機萬重。那一刻,她也非是怕死。只是忽然醒悟――死得其所否?憑她一劍縱殺戮萬千可能救下一人?有些事確非蠻力可成!
青鴻合上房門,立在門下,定定看著搖箸晃盞的召太子良久,終待心中對此人的憂懼與憤恨漸漸隱去才敢提步上前,神容平靜,目色鎮定,隔著書案奪過風梧手中酒盞,將那半盞佳釀一飲而盡,棄盞于案上,從容道,“你要殺便殺,不必唬人!只是話說前頭,若真是生死之博,我必不會手下留情!你且自己掂量清楚!無有爪牙相助還能勝我否?”說罷轉身往內室去了。
留風梧提箸木然,怔怔愣了許久!方才身影閃過的可還是這些日被困在召國驛館那個焦躁蠻橫隨時喊打喊殺的青門將女?似乎哪里不同?風梧狠皺了下眉頭,心說:莫不是出去一回撞上鬼了?被鬼附身了?這倔強女子能迷途知返他原不稀奇,只是她神容間真正的鎮定自若倒是與先前判若兩人!風梧晃了晃頭卻也無意深究,此身已入龍潭,多少兇險事須他細細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