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柏、蔚拓被接應的宮人一通嫌棄,沒辦法只能先行更衣凈面,以候御駕。由此也知,召他們入見的非是太子,而是天子。故其中吉兇更是難以預見,惟是聽天由命,見機行事了!
而此刻絆住勛帝的非是旁的事,正是召國國師百里啟。這位百里家的大族長,在幾經周折之后終在其子百里荒的辭間悟得大瑤山兵敗之因,也參破了蔚室不亡之“天意”,然他之末路也近在眼前!被天子的玄甲之士羈入內廷,百里啟深知,此番與天子一會,或生或滅,是其耗竭畢生心力也斷難把控之事!大昱史籍讀盡,歷代天子識遍,玉家人,他不是不忌憚!
只須念及“亡巫族者,玉之謀,青之勇”,而他百里家不過是巫靈的小小祭祀,又豈敢與這兩家抗衡!故而,就在他踏入宮門的一瞬,心中即豁然明了――此去當拋何木,當攀何枝!
只是天子行徑仍出他意料。他被帶入一間大殿,殿上空空如野,甚者無一盞燭燈,晝時惟得日光沉沉,夜里偶有月光昏昏,除此二物再無其他!飲食皆無,拷問也無。如此幾個晝夜,百里啟腹空力竭,自問朽木之身或至極限!奈若何他一字“衷情”未吐,竟要陳骨于此寂靜處!
直到今日,勛帝將離了瓊霄宮,正往東宮去的路上,忽有宮人來報,“啟陛下,那位召國國師想是大限將至!剛剛有御醫報說,陛下若想問甚么須得盡快問了,那人怕是熬不過這半日了!”
勛帝不覺蹙眉,“可先賞他些稀粥,暫且續他性命。朕明日才得空提審此人。”說罷仍繼續前行。
宮人又回說,“齊御醫的原話是:恐其心志崩毀,半日之后,湯羹無濟,藥石無用,其命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