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鸞勉力笑笑,拾杯一口飲盡,倒頗有壯士赴義之慨然,再次叮囑阿嬤,“你們定要替我看住澄兒!無論外面情形如何,萬不可使他出這屋子!折我一人無礙天地。折損了澄兒必生兵亂!”
阿嬤點頭,望她身上單衣,回手取了件披氅遞上,“這是玉室太子使人送來,姑娘暫且披著。”
青鸞搖頭,“只要不是皇后賞賜,就不要拿出來招惹是非,累及太子殿下析說不清,我亦難當。”
阿嬤卻伸手輕輕撫了撫青鸞的肚子,小聲說,“不為別的,總要有個遮掩。宮里的人眼賊著呢!”
青鸞這才省悟,只好任由阿嬤將氅衣系到身上,再次叮囑,“你們萬不可冒然奔出添我負累!”
惟是孤身擋險了!青鸞實不忍族人因她遭難。他們性命在皇后手里或是賤如草芥,可在她而卻是國人族親,她絕不能看著他們在自己面前丟了性命!在這里她本就是眾人之主,本就該盡主上之責,定策謀生,以覓出路!她若萎靡,眾人豈非惟剩死路!惟有奮勇,方能自救!
青鸞走出廬舍,只覺秋風入懷,頓時欺了她一身寒涼,她攏了攏氅衣,仍不覺打了個寒顫。向外走,果然見殘花枯籬下站著一人。如何只來了一人?青鸞憂疑。又見那人錦衣繡袍,非披甲侍衛,更不似降衣宮人,莫非皇親?又是伏白家狷狂子弟?皇后派這樣人來是為訓誡?
青鸞自鼓士氣,強自鎮定,又向前走了兩步,才算將來人看得真切,只覺此人身形頎長,舉止自若,面容清俊,氣宇冷肅,惟那一身華服倒盡顯雍容,一雙寒眸實看出喜怒,他只沉靜站在那里,四周景物卻好似擁他而來,唯恐他折身去了,樹枯草敗萬物生靈都要因他而消逝!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