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勛七年,夏至。初陽青門之女青鸞,被封靜姝公主,奉越王旨意,朝拜帝都,覲見天子。
天子當初的旨意是贊賞青女出身名門、持敬端莊、溫婉有度,故召其覲見,實為納妃之意。
可是越王的出使詔書卻:靜姝公主以王女之名,代君王之駕,朝拜帝都,奏國政軍事之要。
滿朝臣工不解宮闈秘事,對越王旨意雖有質疑,可倒底青女將去,帝旨有復,如此也算結案。若再有別的曲折,一者眼下看不透徹,二者即便諫也無從說起,反倒耽擱時日。索性不。
越王蔚朔領文武百官親送靜姝公主出城,車駕送出郊野十余里,方才止步。蔚朔仍舊依依難舍,踱下車駕,追上青鸞的車子,重又執手話別,一時間各樣叮囑,絮絮念念,沒個休止。
“你只安心,寡人已有親筆信函遞給程門并伏白家,你在帝都一應事宜,自會得他兩家照拂。寡人還備了明珠狐裘等珍稀寶物敬贈皇后,亦托她在你入宮之后多加關照。此次隨行,武有林楓行護衛之責,謀有林柏應萬變之機,還有蔚拓負責往來呼應,但有異動,國中必做響應。”
青鸞行禮謝恩,“我王放心!靜姝此去,忠心篤志,必不失東越之威,亦絕不辱東越之名。”說時又看向蔚朔身后的u楸,再次大禮拜倒,“青鸞再謝夫人扶助之恩!就此拜別夫人!惟愿夫人朝夕康泰,事事順遂!”說完叩首三回,再仰頭已雙目潮濕。她是自心底感念u楸活命之恩。
u楸上前將人扶起,卻也沒什么要說的,只是將青澄又喚過來,拉起他的手切切叮嚀,“你可記得是如何答應我的?無論至何樣境地,萬萬不能失了信諾!你這個澄少主可做得到?”
青澄仰面答說,“此去必得時時刻刻跟在小姑身邊,須做到堅守其心,固守其身,臨危難而不退,遇誘惑而不亂!真正是形影不離!進退一致!生死與共!”說完頗得意地看向u楸,拍著胸脯學大人模樣承諾道,“妗母自管放心!你將人交在本少主手上,怎么樣去自是怎么樣回!”
一忍得眾人哄笑,都愛他威武之風不輸其父,赤誠之懷又別具柔情。惜別之苦亦沖淡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