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有傳:天子之令不出頤陽。勛帝原不信。而今看也未必全信。實為天子之令不出宮墻!
勛帝一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批制出的詔令在宰相或太傅那里打個彎彎,要么封印不發,要么曲折圣意,又或是即使頒發也是執行之軌不出頤陽,其心中總不免郁悶,漸漸又怒結于胸。
就說越國這份戰報,但凡細窺必可見漏洞百出,然各處審閱官令卻都視而不見。就連勛帝迫問到眼前,宰相依舊一副無所謂爾,聲“戰亂已除,四海升平,陛下何不樂哉!深究何益?”
深究何益?勛帝也恍惚了,應該是深究無益!重賞為佳!畢竟守四海升平要全賴這些將士們!
此事就此過了。勛帝將滿腹狐疑換作更為豐厚的獎賞,不只賜初陽城將士金帛無數,另外還特召越王入帝都朝見,商議與皇族聯姻、迎娶帝姬一事。帝姬乃勛帝的同胞親妹,名玉蛟。
非戰不可召將門,然召見封王應盡可為罷!不然這個天子豈非做成了擺設!勛帝欲彰其皇權。
御旨傳至東越已是新春。越王自平亂歸來就過得焦頭爛額,再添此聯姻詔書,更是火燒眉毛!
蔚朔歸來,先是處辦戰爭善后諸事,單是三千王軍的家屬撫恤就牽涉數以百計的門閥士族,此間既須兼顧君恩普惠下的利益均等,又須考量封賞適度以達權力制衡。只因充身王軍大多世族子弟,此番浩劫可說是使王都貴族皆有折損,大小不一爾。故朝堂勢力也得以重新布局。
此事幸得有青鳶坐鎮,以大將軍剛直之威,彈壓平衡著宗親名門及朝臣世族間的明爭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