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結束后都晚上了,自然得吃一頓,還得是大吃特吃一頓。然后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史蘭們按照他的布置展開下階段的大計劃,精靈們返回了之前所在的地方,紅龍們則跟著達克烏斯回到了查佩尤托。
他在艾索洛倫的時候就已經神裝大成了,六神在手,但惟獨少了一頂頭盔,在險惡群峰發現龍甲時,頭盔早不知道丟哪去了,八成在千百年的歲月中掉進山澗里了,當時的他懶得去找,更主要是也沒法去找。他拒絕了戴斯要為他重新打造頭盔的好意,因為在那之前他在奧比恩島的孔夸塔發現了一頂頭盔。
這頂頭盔看起來很怪,有些四不像,既有隔壁靈族的風格,又有本土精靈的風格。尖盔在護額處有著尖角,周圍伴隨著葉片與藤蔓的整紋,將線條與曲面的美感與細膩達到了極致,有種自然主義的曲線派設計風格,充滿了優雅、華麗與高貴。
除了這些原本的藝術設計外,頭盔也可以diy,頭盔的兩邊上耳處和正前方的尖角處有著極難發現的凹槽。兩側上耳處可以把類似羽毛和鬃毛的裝飾插進去,形成阿蘇爾特有的風格。
當然,也可以在尖角處插進杜魯奇特有的半月型裝飾,還可以在頭盔的頂端進行進一步的修改,頭盔的頂端有一個類似避雷針的尖頭,可以作為榫卯裝置,將裝飾的底座插入進去,并固定。
這僅僅是頭盔的裝飾,這頂頭盔最重要、核心的地方是頭盔本身,頭盔內部的右眼處有不知名材質打造的單眼設備,類似于傳感片,雖然不能像七龍珠中的戰斗眼鏡那樣顯示敵人的戰斗力,但可以鎖定高速的移動目標。
一旦鎖定,傳感片會讓他的遠程武器去『看』目標,這讓他原本就行的箭術變得更行了。畢竟他在沒有頭盔之前,就有各種賜福的加成,帶上頭盔后增益效果又進一步增加了。
這一套下來,爛泥都能扶上墻了,再說他平常一直進行箭術練習,身邊還有很多艾尼爾和阿斯萊箭術大師的悉心指導。
當然,箭術增強只是傳感片功能的具現,傳感片的核心在于與目標的心靈連線。
時代變了,他在成為魔劍士之前就很少使用弓箭,成為魔劍士后就更沒機會用了。
而傳感片的心靈連線增強了他的指向性魔法釋放,在奧比恩島的時候,還沒與龍甲合為一體的泰庫托爾特克護腕所激發的地震效果從自身腳下釋放變成了選擇目標釋放,蔻蒂胸飾施放能量更是如影隨形,無論目標怎么走位閃電都會精準的落下,就像發了誓一樣。
現在,不止護腕和胸飾,他所釋放的魔法也能如跗骨之蛆般緊貼著目標,除非目標用地形卡住了他的視野,或是用陰影系魔法對自身進行隱藏,從他的眼中消失。卡地形、建筑是真沒辦法,傳感片沒有透視功能,但針對后者,神奇的奎許就要發揮作用了。
除了傳感片,頭盔本身可以充當轉換器,將周圍的魔法之風轉換成特定的法術,對目標施放,按照dnd的裝備說法就是,頭盔自帶特有法術。但遺憾的是,馬大師這次沒有給力,并沒有參悟透頭盔原本的激活咒語,那是一套頭盔自帶的體系,一套極其復雜且不與這個世界配套的體系。
最后,馬大師只能把那套體系復制了下來,并替換成了現有的體系,設置了一些在關鍵時刻可以直接激活的奎許法術。原版一下變成了丐版,但沒辦法,事實就是這樣,不過這樣也把放大感官和情緒的副作用抹除了。
他將原版體系與原版的翠玉錄和無名石板放在一起,與達克烏斯研究一番后,決定保存在他所乘坐的承輿內,就在他的大屁股下面。百分之一百的安全,打這些東西的主意,可以,前提是繞過他這關,或是他死了從承輿上摔下來。
或許,有一天,當克大師和奇大師復活后,會參悟透原有的體系。到時候再進行替換,重新換回來,不過那都以后的事了。
在落日儀式的過程中,史蘭們對頭盔進行了祝福,并使其與龍甲契合。所以……
――
此刻的達克烏斯站在西天星辰金字塔遙望港口,聽著周圍精靈的議論和探討,他有種難頂的感覺,那種感覺就像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一樣,結果討論了半天也沒有什么結果。他發現了問題,那就是精靈們有著自身的局限性,一旦超越了認知,就拉閘了,精靈們議論的內容不能給他提供什么有用的信息,反而讓他的思緒越老越亂。
坐在承輿上一不發的夏大師同樣如此,在這方面他更像是一個執行者,施工員,而不是規劃者。
達克烏斯知道這事,誰來了都沒用,誰都指望不上,這一眾存在中存在中,只有他的腦海中有這個概念。沒有讓夏大師心靈感應他,而是徑直來到沙盤前看了起來。隨著他的舉動,周圍的議論聲頃刻間停止了,看了片刻后,他在沉默的氣氛中拿著鐵筆畫了起來。
“活動相對獨立,功能相對單一。首先,我們要明白港口是什么,港口是水陸聯運樞紐,是陸地運輸和海洋和水路運輸的交接點。
在我們現有的認知中,港口生產活動是港口活動的主體,包括貨物的裝卸和儲存并完成貨物在海上運輸與其他運輸方式之間的換裝。港口作業和活動的范圍局限于碼頭以及相關水陸域范圍內,與用戶之間只是非正式、臨時的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所以,港口活動相對獨立,功能相對單一。”
他直接給在場的精靈們上了一課,然后就沒然后了,因為沒必要再說什么了。他所說的內容是第一代港口,就是最原始的港口,工業時代來臨前的港口。
而現在的查佩尤托就是第一代港口,只能說對付用,活動相對獨立,功能相對單一,其他的嘛……
由于工業化國家通過海運進口原料大量增加,同時產品出口也隨之增加,港口作為水陸聯運樞紐,發展出了與工業設施緊密結合的工業港口。生產車間與傳統的港口設施交叉布置,形成了封閉港區的部分開放。港口不同部門之間活動聯系更為密切,港口功能相對擴展,成為運輸樞紐和工業活動基地。
這是第二代港口。
隨著集裝箱化、多式聯運、國際貿易日益增長的需求和綜合物流管理的發展,港口被推動為國際貿易的綜合運輸中心和后勤基地。
港口還是那個港口,貨物裝卸仍是港口活動的主體,但多了向用戶提供有關貨物起始點、庫存、未來使用、運輸方式、航運等商務信息。
并增添了工業服務,在港口以及港內建立與貨物有關的工業,港區內或毗鄰港區建立出口加工區,增加初級產品的價值。還提供工業服務,包括與船只有關的技術服務,比如船只維修、救助等。
商務、信息和分運,將運輸鏈上各環節結合成一整體,減少零件、半成品、貨物的存儲,使生產、貿易、運輸、存儲、銷售、信息之間同步進行。
還要有高效率的口岸行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