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考察團李副團長的私下到訪與那句意味深長的“多交流”,像一陣暖風,吹散了盤踞在張建軍心頭許久的些許陰霾。
他敏銳地意識到,這不僅僅是對建邦實業技術路線的認可,更是一個強烈的信號:北方的門,正在為他這樣的“實業者”進一步敞開。
然而,他并未被這突如其來的利好沖昏頭腦。機遇往往與風險并存,門開得越大,意味著需要承擔的責任和面對的審查也越多。他必須讓建邦實業變得更加強大和穩健,才能穩穩接住這份時代的饋贈,而非被其重壓壓垮。
“威廉,重新調整今年的投資預算。”張建軍將陳威廉叫到辦公室,指著墻上的規劃圖,“研發投入,再增加百分之二十。重點投向新型工程材料實驗室和ic設計中心的設備升級。另外,單獨劃撥一筆專項資金,用于聘請國際頂尖的專家顧問,哪怕是短期的技術咨詢,也要請。”
陳威廉吃了一驚:“老板,這……我們的現金流本來就很緊張了,再增加這么大筆的研發投入,財務壓力會非常大。而且,聘請國外專家,費用高昂不說,手續也很麻煩。”
“錢的問題,我來想辦法。手續讓龍五去疏通,可以用學術交流或者技術合作的名義。”張建軍語氣不容置疑,“威廉,你要明白,我們現在做的,是在為五年后,十年后的建邦鋪路。沒有核心技術,我們永遠只能看別人臉色吃飯,永遠是被打壓的對象。怡和這次是暫時退卻了,下次呢?下次來的,可能就是更強大的對手。”
他走到窗前,看著樓下繁忙的廠區:“我們要做的,是讓他們下次想動手的時候,發現無從下口,甚至要反過來求著我們。技術,就是最硬的拳頭,最厚的盾牌。”
陳威廉感受到張建軍話語中的決心和遠見,不再多,重重點頭:“我明白了,老板。我立刻調整預算,全力保障研發。”
“另外,”張建軍補充道,“內地業務拓展部報上來的幾個合作意向,我看過了。除了上海和天津,再加一個點:深圳。那邊新劃了特區,雖然現在還是個小鎮,但政策力度很大,未來可能大有可為。派人去實地考察一下,看看有沒有早期投資設廠的機會,哪怕先弄個小辦事處也行。”
“深圳?”陳威廉對這個地名還有些陌生,“那邊基礎設施很差,交通也不便……”
“正因為現在差,才機會多,成本低。眼光要放長遠。”張建軍打斷他,“先去看,去接觸,了解當地的政策和規劃。記住,我們是去投資,去合作,去帶動發展,姿態要放低,做事要實在。”
“是,我馬上安排。”
內部戰略調整的同時,外部的情報搜集也從未放松。龍五再次帶來了關于臺島殘余網絡的最新消息。
“老板,他們通過東南亞渠道接觸的目標基本查清了。是一家注冊在瑞士,但主要人員在歐洲活動的‘商業風險評估公司’,背景復雜,與多家國際情報機構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臺島那邊似乎是想通過他們,全面搜集建邦實業,特別是您個人的商業情報、財務往來、甚至……私生活信息。出手很大方,預付了巨額定金。”
“商業情報?私生活?”張建軍冷笑一聲,“看來是正面打不過,又想玩陰的,還想抓我把柄。知道他們的具體搜集手段嗎?”
“目前看,主要是通過收買企業內部人員、黑客入侵、以及安插商業間諜等傳統方式。那家公司口碑很差,為了錢不擇手段。”龍五答道。
“既然他們想玩,那就陪他們玩玩。”張建軍眼中閃過一絲厲色,“龍五,兩件事。第一,對內再來一次徹底的忠誠審查和網絡安全加固,特別是財務、研發和我的核心團隊,確保鐵板一塊。第二,反向追查那家瑞士公司的背景和客戶名單,看看能不能找到些有趣的東西。或許,能給我們未來的歐洲市場拓展,提前掃清一些障礙。”
“明白!”龍五領命,對于這種暗戰,他及其團隊早已駕輕就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