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門口,醒目地張貼著張建軍親手寫的大標語:“抓革命,促生產!用優質產品支援國家建設!”
車間內部,機器依舊在轟鳴,工人們各司其職,雖然神情凝重,但工作有條不紊。這難得的穩定,源于張建軍的三板斧:
第一:狠抓生產任務,用硬指標說話!張建軍深知,在混亂的年代,唯有能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上級生產任務的單位,才擁有生存的資本和話語權!
他將生產任務分解到每個小組、每個機臺,指標清晰,責任到人。每天親自巡查,現場解決問題。車間門口的小黑板上,生產進度、質量合格率、廢品率等數據每日更新,公開透明。完成的,獎金照發;完不成的,按章處罰,毫不留情。
這種務實到近乎冷酷的作風,在混亂的大環境下,反而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凝聚力——跟著張主任有肉吃,能保飯碗!
第二:技術革新不停步,小改小革保效率!張建軍利用自己副主任的職權和系統賦予的技術知識,帶領老陳等技術骨干,持續進行一些小范圍、低風險但效果顯著的技術革新。
比如優化某零件的加工工藝,減少一道工序,提高效率30%;改進某刀具的幾何角度,大幅提升耐用度,降低換刀頻率…這些成果雖然不像之前改造設備那樣耀眼,但實實在在提高了車間的生產效率和應對原材料短缺的能力。
他將這些成果整理成報告,通過李愛國李副廠長的渠道上報廠部,甚至爭取到了市工交辦某位務實領導的關注,為車間贏得了一層無形的“護身符”。
第三:恩威并施,掌控內部,隔絕外部干擾!張建軍在車間內部建立了嚴格的紀律。他利用之前建立的威信和明確的生產獎懲制度,牢牢掌控著車間的骨干力量。
對于趙衛東戰斗隊的人想進入車間“煽風點火”、“揪斗黑典型”的行為,他態度強硬:“車間重地,閑人免進!
生產任務完不成,耽誤了軍工產品,這個責任你們戰斗隊負得起嗎?”抬出“軍工任務”和“生產責任”兩頂大帽子,加上楊廠長和李愛國的暗中支持,趙衛東的人雖然恨得牙癢癢,卻也暫時不敢硬闖,只能在車間外圍貼貼大字報,造造輿論。
這天,市工交辦那位務實領導王副主任在楊廠長和李愛國的陪同下,悄然來到鉗工二車間“視察”。
看到車間里井然有序的生產場景,聽著張建軍條理清晰、數據詳實的匯報,王副主任頻頻點頭,眼中滿是贊許。
“張建軍同志,不容易啊!”王副主任拍著張建軍的肩膀,語重心長,“在這么困難的情況下,還能把車間管理得井井有條,生產任務完成得這么好,技術革新也沒落下!你這不僅是技術過硬,管理能力更是突出!是棵好苗子!好好干!國家建設,需要的就是你這樣懂技術、會管理、能沉下心來做實事的干部!”
這番評價,分量極重!等于是給張建軍和鉗工二車間貼上了一張“務實”、“能干”、“不可或缺”的標簽!
消息傳開,張建軍在廠里的地位更加穩固,車間也成了風暴中難得的“安全島”。
然而,張建軍并未被贊譽沖昏頭腦。他知道,更大的風暴還在后面。
王副主任的賞識是護身符,但也可能成為靶子。趙衛東那些人,絕不會甘心失敗。
他需要未雨綢繆,為自己,也為整個車間,準備更多的底牌!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