鉗工二車間副主任辦公室。
張建軍把老陳、王小虎、周鐵柱、劉建業叫到一起,氣氛嚴肅而充滿干勁。
“廠里整風肅紀,把歪風邪氣掃干凈了,這是好事。”張建軍開門見山,“但光掃不行,得立新規矩!咱們二車間,是廠里的標桿車間,不能只滿足于完成生產任務,得趟出一條新路來!”
“讓肯干、能干、干得好的兄弟,腰包鼓起來!讓混日子、出廢品的,沒臉待下去!”
張建軍拿出一份手寫的草案,標題清晰:《鉗工二車間生產管理及勞動報酬改革試點方案》。
“核心就兩條:多勞多得,優質優酬!”
1.工時定額,小組自定:由各生產組組長牽頭,組織本組技術骨干、老師傅、記錄員,對本組負責的主要產品工序,進行實際工時測定。
結合設備、材料、人員情況,制定出本組內部認可的“基準工時”。
2.超額獎勵,組內分配:組內成員完成基準工時內任務,拿基本工資。組內整體超出基準工時的部分,按超額工時或合格品件數,計提小組獎金池!
獎金池由組長根據個人貢獻進行二次分配,報車間備案。原則:多超多獎,上不封頂!
3.質量一票否決:個人獎金與個人產品質量直接掛鉤!廢品、嚴重返修品,不僅無獎,還要按成本比例倒扣基本工資!
設立車間“月度質量標兵”,額外獎勵!
4.組長責任制:小組整體完不成基準工時或出現重大質量事故,組長扣罰當月崗位津貼。
小組超額完成或質量優異,組長按比例提管理獎。
“主任,這…這能行嗎?廠里能同意?”老陳有些顧慮,這等于在車間內部另搞一套分配。
“基準工時我們自己定?那…會不會定低了?”王小虎更關心實操。
“質量倒扣…會不會太嚴了?”周鐵柱是老派思想。
劉建業則眼神發亮,覺得這思路很科學。
張建軍目光掃過四人,帶著強大的自信和掌控力:“基準工時,必須組內民主協商、共同認可!定低了,獎金少,大家不樂意;定高了,夠不著,打擊積極性!怎么定合理?你們自己最清楚!至于廠里…”他頓了頓,“我們這是車間內部試點!不涉及全廠工資總額調整!獎金來源,就從我們車間自己節約的能耗、減少的廢品損失、超額完成任務的額外效益里出!”
“只要賬目清楚,效益提升,楊廠長和李副廠長那里,我去解釋!出了問題,我擔著!”
張建軍看向王小虎:“小虎,你們青工組手腳快,腦子活,基準工時可以定得更有挑戰性一點!敢不敢?”
“敢!有啥不敢!”王小虎立刻挺起胸膛,“主任放心!我們組保證第一個做出樣子!”
“周師傅,”張建軍轉向周鐵柱,“質量是根本!倒扣不是目的,是讓大家時刻繃緊這根弦!您經驗最豐富,質量把關這塊,您多費心!標兵獎勵,就由您來提名!”
周鐵柱感受到信任,用力點頭:“主任放心!質量這塊,我老周盯著!”
“老陳,劉工,”張建軍最后道,“你們負責協助各組制定工時、核算獎金,確保公平透明!尤其是獎金分配,必須有理有據,讓大家心服口服!”
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方案在二車間各組內部會議上公布,并進行了充分討論和工時協商。
因為有組內民主協商的過程,加上張建軍的威望和王小虎等骨干的帶頭表態,雖然也有擔憂,但抵觸情緒遠比預想的小。
尤其是青工們,對“多勞多得”充滿了期待!
試點第一周,鉗工二車間成了全廠矚目的焦點!
王小虎的青工組嗷嗷叫,基準工時定得合理偏高。小伙子們你追我趕,優化流程,互相幫忙,效率肉眼可見地提升!
當周五車間內部公示板上貼出第一份“小組超額工時及獎金池預提表”時,王小虎組赫然列在第一!
預提獎金池高達120塊!組內人均能分到十幾塊!整個車間都轟動了!
“我的天!王小虎組真行啊!人均十幾塊!”
“這還只是預提!干滿一個月還得了?”
“咱們組基準工時是不是定低了?下周得調整!”
“質量!都仔細點!廢品要倒扣錢的!”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他組的工人眼睛都紅了,不用組長催促,自動就開始琢磨怎么提高效率,怎么保證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