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月底發工資的日子。
這是工人們最期盼也最緊張的時刻。第三小組的生產報表交了上去,因為任務完成出色,廢品率極低,效率又高,廠里核算下來,小組整體獎金比上月平均高出近兩成!這在這個年代,絕對是一筆不小的額外收入。
張建軍從車間會計那里領回了厚厚一疊鈔票和糧票,沉甸甸的。
他沒有像以前的組長那樣,簡單地把錢一分了事。他特意讓記工員王小虎搬來一張桌子,自己端坐其后,面前攤開詳細的工時記錄、質量考核表以及獎金分配方案。
“念到名字的,上來領工資和獎金。”張建軍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朵里。
工人們排著隊,一個個上前。張建軍對照著記錄,清晰地報出每個人的基本工資、獎金數額,并簡要說明:“張三,本月工時滿勤,質量達標,無差錯,獎金按足額發放,共x元x角。”
“李四,本月超額完成工時15%,質量優等,額外獎勵x元。”
“王五,本月有一次輕微質量瑕疵,扣獎金x角,下次注意。”
清晰!透明!有理有據!
被點到名的工人,拿到明顯比以往厚實一些的鈔票糧票,聽著組長清晰的說明,臉上都露出了驚喜和踏實的神情。尤其是那幾個被額外獎勵的年輕工人,更是激動得臉都紅了,捏著錢的手都有些發抖。這種被認可、被看見的感覺,對他們而太珍貴了。
輪到王老蔫。他低著頭,腳步沉重地挪到桌前。
“王老蔫。”張建軍的聲音依舊平靜,“基本工資不變。本月粗車任務工時利用率85%,按小組新規第五條,扣發本月獎金30%,計扣x元x角。剩余獎金x元x角。這是你的。”他將屬于王老蔫的那份錢和糧票推了過去。
王老蔫看著明顯薄了一截的錢,嘴角抽搐了一下,最終還是默不作聲地伸手拿起,攥在手心,感覺那幾張紙票子像烙鐵一樣燙手。他低著頭,悶聲說了句“知道了”,轉身就走,背影顯得格外佝僂。
張建軍沒有看他,繼續點名:“下一個,趙鐵柱。”
這一幕,被全組人看在眼里。立威的“威”,在于規矩森嚴,賞罰分明,說到做到。
而施恩的“恩”,就在于這份公開、公平、公正!讓勤懇干活的人拿到應得的、甚至更多的回報!讓偷奸耍滑的人付出代價!沒有偏袒,沒有暗箱操作!
工人們的心,就在這清晰可見的規則和實實在在的收益中,悄然發生著變化。看向張建軍的目光,除了敬畏,漸漸多了幾分信服和安心。跟著這樣的組長,只要踏實干,日子就有盼頭!
小組的工作氛圍,在工資發放后,肉眼可見地又提升了一個臺階。效率更高了,主動琢磨工藝、互相幫忙的也多了起來。張建軍趁熱打鐵,開始著手他計劃中的另一件大事——老舊設備改造。
那兩臺蘇式“瘸腿馬”銑床,如同兩塊心病。他親自帶著老陳和技術攻關小組的骨干,對照著腦海中的完整圖紙和改造方案,開始拆解、測繪、清理。車間里很快堆滿了拆卸下來的老舊零件,彌漫著機油和鐵銹的味道。
張建軍身先士卒,鉆在油污里,拿著圖紙和卡尺,一點一點地核對尺寸,指導著改造方案的每一步實施。
他四級機修的功底此刻展現得淋漓盡致,那些復雜棘手的結構問題,在他手中仿佛庖丁解牛,總能找到最合理、最省錢的解決辦法。
老陳跟在他身邊,眼神越來越亮,干勁十足,仿佛年輕了十歲。小組里的工人們,看著組長親自帶頭啃最硬的骨頭,對改造成功的信心也愈發堅定。
然而,張建軍在車間里威望日隆,事業蒸蒸日上,卻擋不住四合院里某些人根深蒂固的算計和眼紅。
這天傍晚,張建軍拖著疲憊卻滿足的身體回到四合院。
剛推開門,一股濃重的廉價雪花膏味兒混合著飯菜香就飄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