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陳組和周鐵柱組也不甘示弱,組內討論更熱烈,工時調整更務實,干勁被徹底激發出來。
但也遇到了問題。
周鐵柱組里有個姓趙的老鉗工,技術沒得說,但手腳確實慢了點,在新的組內節奏下,只能勉強完成自己的定額。
看著組里年輕人討論獎金分配,有些落寞。周鐵柱發現問題,沒有硬壓,而是召集組內骨干開了個小會。
“趙師傅的手藝,沒得挑,關鍵件還得靠他把關。但他手腳慢是事實,按現在的分配,他拿得少,心里不是滋味。”周鐵柱開門見山。
“我看這樣,”一個骨干提議,“咱們組不是有些精度要求特別高、別人干著費勁的關鍵件嗎?以后這些活,優先分給趙師傅!”
“他干這個又快又好!給他單獨定個‘關鍵件工時系數’,比如干一件頂普通件一點五件的工時!這樣他工時上去了,獎金不就多了?”
“這法子好!”其他人紛紛贊同,“公平!趙師傅也發揮特長!”
方案報給張建軍,張建軍立刻批準:“好!就是要這樣!人盡其才,按貢獻分配!”趙師傅知道后,感動不已,干得更賣力了。
張建軍這靈活的處理方式,再次在車間傳開。
工人們徹底服氣了:張主任搞改革,不是一刀切,是真想讓干活的人得實惠!公平!有奔頭!
鉗工二車間的生產效率和質量指標,如同坐上了火箭!廢品率直線下降,能耗降低,當月預計超額完成生產任務15%以上!
車間內部獎金池的吸引力,讓其他車間的工人眼紅不已!
壓力,無形中傳遞到了全廠。
“看看人家二車間!干活有勁頭,獎金看得見!”
“咱們車間主任在干嘛?天天喝茶看報?”
“就是!再不改革,好工人都跑二車間去了!”
“找主任去!咱們也要試點!”
各車間主任坐不住了,紛紛跑到楊廠長和李愛國副廠長辦公室訴苦,話里話外都是請求廠里盡快推廣二車間的“先進經驗”。
楊廠長和李愛國看著張建軍提交的、數據詳實、成效顯著的試點報告,以及車間工人聯名請求推廣的簽字,笑得合不攏嘴。
“好小子!用試點倒逼全廠!這手玩得漂亮!”李愛國用力拍著張建軍的肩膀,“現在不是我們要推廣,是工人群眾和基層干部強烈要求推廣!水到渠成!”
楊廠長一錘定音:“立即召開廠黨委擴大會議!專題研究張建軍同志提交的鉗工二車間試點報告及全廠推廣方案!由張建軍同志做主要匯報!”
廠黨委擴大會議上,張建軍拿著試點報告,數據翔實,邏輯清晰,極具說服力。
他最后強調:“改革的核心是調動積極性,釋放生產力。二車間的實踐證明,只要方法對路,公開透明,工人擁護,就能實現廠子增效、工人增收的雙贏!”
面對鐵一般的事實和洶涌的民意,會議全票通過了《關于在全廠推廣鉗工二車間生產管理及勞動報酬改革經驗的決定》!
正式任命張建軍為廠勞動生產改革領導小組副組長,組長由李愛國兼任,負責全廠推廣的具體實施!
消息傳開,全廠歡呼!工人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希望!
張建軍走出會議室,他沒有驕傲,只有沉甸甸的責任。
廠內革新的大幕,由他親手拉開,并成功主導!這不僅是制度的勝利,更是他個人威望和管理能力的一次完美升華!
下班回到四合院。
閻埠貴端著一小碗炸醬,滿臉堆笑:“張主任辛苦了!家里做的炸醬,您嘗嘗!”
張建軍點點頭接過:“謝了。”
賈家門窗緊閉,死寂中透著麻木。
易中海佝僂著背掃院,看到張建軍,動作猛地一僵,頭幾乎垂到胸口,握著掃帚的手指捏得死白,呼吸都屏住了。
回到屋內關上門,廠內革新大勢已成,但張建軍的目光,已投向更遠處。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