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軍腦海中的信息流迅速沉淀、清晰。
市工交辦王副主任,主管生產調度,近期壓力極大。
上頭對“促生產”的硬指標抓得越來越緊,尤其是涉及軍工配套和出口創匯的任務,完成情況直接關系到他的前途。
然而,王懷仁這類只知“抓革命”、不顧生產、甚至為私利破壞生產的行為,恰恰成了王副主任仕途上的絆腳石,更是當前大環境下某些務實派領導深惡痛絕的。
突破口,就在“生產”二字!
王懷仁釜底抽薪、妄圖栽贓的行為,不僅是要搞垮他張建軍,更是實實在在地破壞生產,延誤了重要的出口任務!若非張建軍力挽狂瀾,后果不堪設想。
“好個王懷仁,天堂有路你不走。”張建軍眼中寒光一閃,疲憊感被冰冷的斗志取代。
張建軍沒有絲毫耽擱,立刻攤開稿紙,鋼筆在紙上發出沙沙的疾書聲。
這不是一份普通的報告,而是一柄淬毒的匕首,目標直指王懷仁的要害!
報告以鉗工二車間副主任的身份,客觀、詳實地匯報了支援三線骨干被強行抽調后,車間面臨的技術困境和生產任務瀕臨中斷的危機。
重點描述了在極端困難條件下,如何依靠工人智慧和技術革新,在三天內完成高精度任務的艱辛過程。
字里行間,充滿了對生產任務的高度責任感和對技術工人的敬意。
接著,筆鋒陡然一轉!
“……然,在此關乎國家出口信譽、工廠生產任務存續的關鍵時刻,廠革委會王懷仁副主任,罔顧生產大局。”
“以‘支援三線’之名,行打擊報復、破壞生產之實!其行為,嚴重干擾了正常生產秩序,險些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國家信譽受損!”
“……更令人憤慨的是,當車間克服萬難、如期完成任務后,王懷仁同志非但不檢討自身錯誤,反而以‘技術來源不明’、‘有泄密風險’等莫須有罪名,妄圖否定工人群眾的技術創造和勞動成果!”
“其行徑,嚴重挫傷工人生產積極性,與當前‘抓革命,促生產’的最高指示背道而馳!與上級狠抓生產任務完成的精神實質嚴重不符!”
報告最后,張建軍沒有提出任何個人訴求,而是以一個生產管理者的身份,發出了擲地有聲的質問:
“王懷仁同志的行為,究竟是出于公心,還是為了一己私利,打擊異己?其所作所為,究竟是在‘促生產’,還是在‘毀生產’?懇請上級領導明察!”
報告寫完,墨跡未干。張建軍仔細封好,沒有通過廠內渠道,而是叫來了絕對信任的老陳。
“老陳,辛苦你跑一趟。這份報告,務必親手交到冶金部駐廠特派員手里。就說…是鉗工二車間關于完成出口任務及遭遇人為阻礙的緊急情況匯報。”張建軍語氣凝重。
老陳接過報告,感受到信封的份量,重重點頭:“張主任放心!我騎快車去,保證送到!”
張建軍點點頭,又低聲囑咐了幾句。老陳領命,匆匆離去。
報告送出的當天下午,市工交辦的王副主任,恰好陪同一位更高級別的領導來紅星軋鋼廠視察“抓革命,促生產”的落實情況,特別是那批剛剛驚險完成的出口任務。
楊廠長和李愛國全程陪同,心情忐忑。王懷仁也跟在后面,努力擠著笑容,試圖表現。
視察組來到了鉗工二車間。
車間里機器轟鳴,工人們干勁十足,但空氣中還彌漫著三天苦戰后的硝煙味和那臺簡陋卻立下大功的光學工裝。
那位領導饒有興趣地圍著張建軍主導搞出來的那套“土設備”轉了幾圈,聽著張建軍簡意賅、切中要害的講解,頻頻點頭:“好!這才是工人階級的智慧!因陋就簡,攻堅克難!這才是真正的‘促生產’!”
他轉向楊廠長:“老楊,這樣的技術革新典型,要大力宣傳!要推廣!這才是我們需要的!”
楊廠長和李愛國連忙應是,心中一塊大石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