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在這里影響力很大,尤其是航運和碼頭方面。有他這句話,我們很多事會方便很多。”
“盡快利用這個機會,鞏固和供應商的關系,把渠道穩定下來。”張建軍吩咐,“另外,留意一下陳老提到的‘有些錢不能碰,有些人不能惹’指的是哪些。我們要避開雷區。”
“明白。”
在雅加達停留了兩天,張建軍馬不停蹄地會見了幾位重要的橡膠和木材供應商,有陳老的名頭開路,談判順利了許多,拿到了比之前更優惠的價格和優先供貨權。
他還讓甲一留意當地的地產和資源投資機會。系統信息提示過印尼未來的發展,他不能只滿足于貿易。
離開雅加達前,他接到一個意外的電話,是郭廣榮從新加坡打來的。
“張生,聽說你去見陳老了?結果如何?”
“托郭生的福,還算順利。”張建軍心中暗驚郭廣榮消息靈通。
“陳老那人,脾氣古怪,但說話算數。你拿到他一句話,比簽多少合同都管用。”郭廣榮笑道,“怎么樣,有沒有興趣來新加坡一趟?介紹幾位朋友給你認識,以后在南洋做生意,總不能只靠陳老一把傘。”
張建軍立刻答應。郭廣榮這是在主動為他拓展南洋人脈,機會難得。
他改簽了機票,直飛新加坡。
在新加坡,郭廣榮為他引薦了另外幾位南洋華商巨賈,有做航運的,有做銀行的,有做種植園的。這些人家族在南洋扎根數代,枝繁葉茂,能量巨大。
張建軍憑借過人的記憶力和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在交談中表現不俗,贏得了不少贊賞。雖然合作并非一蹴而就,但人脈的橋梁已然搭建起來。
期間,他也留意到這些南洋華商對香港局勢的關注,尤其是對怡和等英資洋行的微妙態度——既有競爭的不滿,也有對其實力的忌憚。
一次私下交談中,一位李姓銀行家隱約提道:“怡和近年來在東南亞的投資也很激進,尤其是對橡膠園和錫礦,手段…有時不太講究。張生你在香港和他們有過節,將來在南洋,也要多加小心。”
張建軍記在心里。威爾遜的觸角,看來也不僅限于香港。
結束新加坡的行程,返回香港的飛機上,張建軍梳理著此行的收獲。南洋的大門已經推開了一條縫,但門后的世界同樣復雜莫測,機遇與風險并存。
飛機降落啟德機場,香港熟悉的氣息撲面而來。剛打開手機,一連串的未接來電和消息就涌了進來。
陳威廉的留語氣焦急:“老板,威爾遜有動作了!他不知怎么說動了匯豐總行,突然收緊了對我們的所有信貸額度!幾家正在談的貸款都被叫停了!”
利銘澤秘書的留則委婉許多:“利生讓我轉告張生,匯豐那邊壓力很大,威爾遜似乎動用了倫敦總部的政治關系。利生正在盡力周旋,但情況不樂觀。”
張建軍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
威爾遜的反擊,來了。而且直接打在了他最關鍵的資金鏈上!
南洋的棋剛落下兒子,香港的烽煙再起。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波動,對龍五道:“直接回公司。”
接下來的戰斗,將更加殘酷。而他,已沒有退路。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