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情況怎么樣?”
“初步站穩腳跟。已經接觸了幾家橡膠和木材供應商,價格比香港低兩成左右。但當地官員腐敗嚴重,關卡林立,需要打點的環節很多。霍生介紹的關系幫了很大忙。”甲一的聲音沉穩,透著干練。
“安全方面呢?”
“暫時沒有異常。我們很小心。”
“很好。繼續擴大采購渠道,留意當地的投資機會,特別是資源類的。注意安全,有任何不對勁,立刻聯系龍五。”
“明白。”
放下電話,張建軍思緒飄遠。東南亞…那將是更大的舞臺,也是更復雜的棋局。香港這邊的根基必須打得足夠牢固,才能支撐起未來的擴張。
他按下內部通話鍵:“威廉,進來一下。”
陳威廉很快走進辦公室。
“我們賬上現在能動用的資金還有多少?”
“扣除昌榮項目的后續投入和必要開支,大概還有三百萬左右。”
“拿出兩百萬,繼續悄悄吸納九龍倉的散股。不要急,慢慢買。”張建軍下令。他有一個模糊的想法,或許能在怡和的大計劃中,找到一絲火中取栗的機會。
“還買?”陳威廉有些吃驚,“我們已經持有一些了,而且怡和那邊…”
“正因為怡和要有大動作,股價才可能有異常波動。照做吧。”張建軍沒有過多解釋。
“是。”
威廉離開后,張建軍再次陷入沉思。裂痕已經埋下,并在不斷深耕。無論是怡和內部的馮永發,還是臺島機構的金絲眼鏡男,都在不知不覺間沿著他設定的軌跡滑落。
接下來,就是耐心等待,等待這些裂痕在關鍵的時刻,徹底爆發。
他需要更多的信息,更精準的時機把握。
或許,是時候再次動用那個系統了。雖然價格昂貴,但某些關鍵信息,值得付出代價。
他閉上眼睛,意識沉入腦海中的光幕。
查詢:怡和洋行新經理愛德華·威爾遜到任后,推動九龍倉碼頭搬遷及地產開發計劃可能遇到的最大阻力及時間節點。(模糊預測)
光幕上浮現出金額:需支付:港幣800,000元
張建軍沒有絲毫猶豫。
“確認支付。”
海量的信息碎片涌入腦海,模糊卻指向性明確:工會強烈抵制、環保評議拖延、某家隱藏的地頭蛇公司持有關鍵地塊拒不出售…阻力爆發點預計在威爾遜到任后三個月左右。
張建軍睜開眼,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八十萬,花得值。
他知道該從哪里下手,給那位即將到來的威爾遜先生,準備一份怎樣的“見面禮”了。
棋局之上,他再次悄然落下一子。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