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次想起了那個“萬物可購”的系統。之前資金緊張,他只能購買人員保障安全。現在現金流稍微寬裕,或許可以購買一些更超前的東西。
他意識沉入系統,瀏覽著那些價格高昂的“信息”欄目。
1974-1975年全球半導體行業技術演進及關鍵專利報告(需支付:港幣500,000元)
未來三年東南亞政治經濟風險預測及機遇分析(需支付:港幣300,000元)
特定目標(如怡和洋行)未來半年重大商業決策預判(模糊)(需支付:港幣1,000,000元)
價格令人咋舌,但每一條信息都可能帶來巨大的價值。
張建軍思考良久,最終選擇了第二項。開拓東南亞市場是當前戰略重點,提前預知風險至關重要。
支付成功。信息已傳輸。
海量的信息流涌入腦海,主要是關于印尼、馬來亞、泰國未來幾年的政局變化、經濟政策調整、以及潛在的排華風險和商業機會。
信息龐雜,需要時間慢慢消化,但幾個關鍵點已然清晰:印尼明年將有政策變動,對華商有利;泰國軍政府不穩,投資需謹慎;馬來亞的橡膠和錫礦出口將收緊…
這些信息,價值連城。
他正沉浸在信息分析中,辦公室的門被敲響了。陳威廉拿著一個厚厚的信封走了進來,臉色有些古怪。
“老板,剛才有個陌生人送到前臺的,指名要您親啟。”
張建軍接過信封,入手頗沉。打開一看,里面是一疊照片和幾份文件的復印件。
照片拍的是一個咖啡廳的角落,金絲眼鏡男正在和一個穿著怡和工裝的男人低聲交談。
雖然看不清正臉,但那個男人的工牌依稀可辨——是怡和公共事務部的人。
文件復印件則是幾份往來賬單,顯示臺島某個機構向幾家香江媒體支付了數筆“咨詢費”,時間就在那些不實報道出爐前后。
沒有署名,沒有要求。這份“禮物”來得突兀卻恰到好處。
張建軍看著照片和文件,沉吟片刻。
“威廉,把這些東西復印一份。原件收好。”
“老板,這是…”
“有人想借我的手,給怡和和臺島那邊再找點麻煩。”張建軍淡淡一笑,“既然如此,我們不妨幫他們一把。把復印件匿名寄給怡和的董事會,再給廉政公署和幾家親英的報紙也送一份。”
“挑撥離間?”陳威廉恍然大悟。
“嗯。順便也讓他們知道,玩火的人,自己手上也不干凈。”張建軍將照片扔回桌上,“這潭水,越渾越好。”
暗流依舊洶涌,但張建軍手中,已經握住了更多的燈。他看清了更多的陷阱,也看到了更遠的道路。
接下來的每一步,他都將走得更加穩健,也更加致命。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