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寒門貴子 > 第十六章 旁門入府

      第十六章 旁門入府

      冬至略覺失望,道:“這有什么用,沒了菜將軍,崔元修就能開門收徒不成?”菜將軍和廚下兒都是對廚子的稱呼,只是一個為尊稱,一個為賤號!

      徐佑望著楊順,微笑道:“你的杖傷好些了么?”

      那日因為抗命,冬至讓楊順受了二十杖,不過事出有因,加上徐佑示意,只是受了小杖,歇息三五日就恢復如初,并無大礙。

      楊順心中感激,徐佑不問情報,先問他的身子,跟別家o主大有不同,屈膝跪下,道:“大好了,足可在城里奔走,為o主略盡綿力!”

      “起來吧,我府內等閑不必下跪!”徐佑從椅子上起身,來回踱了兩步,突然道:“你再去問問,崔府還招廚子嗎?”

      崔府真的在招廚子,偌大一個府邸自然不會只有那個奔喪的廚子一人,可崔元修性情古怪,這些年吃慣了對方做的膳食,接連換了七個府內的其他廚子,卻都被罵的狗血淋頭,甚至還趕出去了兩個,接著又從別處聘來三個享譽金陵的名廚,仍舊做得不合口味,后來竟沒人敢再為他起火做飯,無奈只好向外征召精于煎、熬、燔、炙和調味的廚子來救急,不問出身,不問男女,但求廚藝精湛,滿足崔元修的嘴刁和挑剔。

      “小郎,你不是要扮作廚子混進崔府吧?”

      “這是沒辦法的辦法!”徐佑笑著點頭,道:“聽經義,也不是非得當弟子。崔元修總要開堂授課,我若混進去,到時藏于一旁,也可聽到真解。”

      冬至越想越覺得不靠譜,道:“可,可你從沒下過廚……要是秋分在就好了,她的廚藝非凡,應該可以……”

      說起秋分,寧玄古約好的三年,可如今時間早過,還不見把秋分送回來,等此間事了,倒是應該去趟峨眉山,把秋分接回來才是。

      “秋分又不通經義,混進去也是枉然。再者說,沒下過廚,可不意味著我不會廚藝。”徐佑前世里是個孤兒,學會做飯是保證生存下去的必要條

      件。后來功成名就,可下廚卻成了多年養成的習慣,不過更多的是研究美食的做法和做成之后看著朋友們分享稱贊的成就感,不再單純的為了果腹充饑。

      唯一的問題是,他會的幾乎都是后世才有的做法,跟現在的時代格格不入。不過反過來想,崔元修出身名門望族,什么珍饈佳肴沒有嘗過,之所以連金陵名廚都滿足不了他的味蕾,不是名廚們的廚藝不好,而是既不能帶給他懷舊感,也不能帶給他新鮮感。

      懷舊感是那個離職的廚子的專有待遇,徐佑需要給崔元修的,是超脫于時代的新鮮感!

      嗯,不說別的,《隨園食單》里的菜譜,足夠應付一段時日了。

      首先,他要抄襲的菜色,是五代著名女大廚、尼姑梵正創造的“輞川小樣”風景拼盤。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將菜肴和山水景致融為一體,成為獨特的造型藝術,使菜中有山水,盤里溢詩歌,估計正對崔元修這樣的文人儒生的胃口。

      要用敲門磚,自然要挑選最大的那塊轉頭!

      拼盤,是后世大廚們的基本功,徐佑自然也學過,但不是很擅長。可如今道心玄微大法已成,廚刀在手,如有神助,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取來膾、肉脯、肉醬、瓜果、蔬菜等原料,構思圖案,一一雕刻,再拼制而成,那假山流水、亭臺樓閣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看得清明和冬至等人嘆為觀止。

      徐佑身上,似乎永遠有秘密,不知什么時候就會冒出來讓人驚嘆不已!

      有了這道改名后的“金陵小樣”,打動崔元修,混入崔府絕對不是問題。可還有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徐佑已經在眾人面前亮了相,怎么才能隱匿身份,瞞過崔府的人呢?

      “崔府真正見過我的,也只有第一天那個應門的門童,之后崔府大門緊閉,再無一人出門,見過我真容的不多。何況,這不是還有清明的妙手嗎?”

      真皮面具不能動,也用不著那么隆重,清明為徐佑在眉間點了黑痣,氣色涂抹的陰沉了些,用銅黛將眉毛畫粗,唇角往下拉伸,又往嘴巴里塞了小核桃,做出齙牙的形態,加上神照內外之術,背略彎,肩略墜,氣質也隨之大變。

      站在身旁,若非冬至是朝夕相處、再親近不過的人,也幾乎認不出徐佑的本相來。萬事俱備,徐佑親自端著食盒,送到了崔府,僅僅過了半盞茶的時間,里面飛奔出一人,道:“你就是來應征的廚下兒易小余?”

      “正是小人!”

      “快跟我來,o主要見你!”

      跨過側門的門檻,徐佑低首垂目,跟在身后亦步亦趨,絕不輕易四處張望,倒讓那個領路的管事頗有好感。

      “你是哪里人氏?”

      “小人自寧州梁水郡來,父母早逝,孤苦無依。聞聽金陵多貴人,善品鑒美食,故想以廚藝謀個安穩。”

      “那你可算來對了,我家o主品鑒食物的功力不再《尚書》之下。只要你盡心做事,保你衣食無憂!”

      “多謝管事,多謝管事!”

      徐佑唯唯諾諾,縮手縮腳,無論如何不會將那個江東獨步的幽夜逸光聯系起來。眼見正堂在望,即將面見崔元修,他并不緊張,只是突然想笑。

      像這種喬裝假扮來偷師的行為,換作明清之時,一旦敗露,估計再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可在這個時代,事后傳出,只會被稱為雅趣,傳為美談,甚至可以給徐佑和崔元修兩人的名聲都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所謂魏晉風流,不外如是!

      (此章靈感出自《世說新語?文學第四》:服虔既善《春秋》,將為注,欲參考同異。聞崔烈集門生講傳,遂匿姓名,為烈門人賃作食。每當至講時,輒竊聽戶壁間。既知不能逾己,稍共諸生敘其短長。烈聞,不測何人,然素聞虔名,意疑之。明蚤往,及未寤,便呼:“子慎!子慎!”虔不覺驚應,遂相與友善。)

      ()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