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寒門貴子 > 第三十四章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第三十四章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冬雪紛紛灑灑,時斷時續,天氣始終沒有放晴。織錦溪兩岸的垂柳如同枯木煥生機,銀裝素裹,妝點的整條巷子都炫目起來。

      左從外面回來,用撣子拂去積雪,臉色有些不豫,道:“郎君,臥虎司的徒隸又多了幾個,張揚的很,也不避諱,就在周邊來回走動,時不時的找四鄰打聽靜苑的情況。”

      徐佑正在練字,這段時日他很少出門,打時間將之前四處奔波落下的字體又撿起來。書法一道不進則退,他要安身立命,就不能荒廢了一筆好字。

      “黃耳犬聞異聲而動,是不是你們誰撞翻了碗筷?”這話透著調侃,卻是有出處的。司隸府的臥虎司有次辦案神,嫌犯被抓時還在收拾細軟準備跑路,苦著臉說你們這群黃耳犬怎么來的這么快,一個徒隸答道吾輩聞異聲而動,你這老狗的囊中銀錢一響,我們就知道了,被傳為笑談。

      秋分和履霜分侍左右,春蘭秋菊,各擅勝場,一人研磨,一人鎮紙,同聲說道:“沒有!”

      “沒有?”

      徐佑收了筆鋒,對剛才的字略有些不滿,不知是手中的中山毫筆質量太差,還是這張左伯紙失了韻光,反正怎么看怎么別扭,嘆了口氣,道:“看來孟行春還是不放心我啊!”

      一旁躺著的何濡翻看著一本黃的古籍,不知誰人所作,從靜苑的某間灰塵密布的書房里找到的。此間宅院的前主人跑近海行商,竟從天南地北收集了許多古籍藏在家中,不過看書頁上的灰塵,應該沒怎么翻看過,純屬附庸風雅而已。他合上書,翻身坐起,笑道:“蘇棠離開了靜苑,你依舊閉門不出,孟行春當然想知道你在干什么!”

      之前不出門,還可以當作貪戀女色,跟蘇棠胡天胡帝,不知日月流逝,現在沒了這個理由,徐佑想清凈也不可得了。

      “好吧,去叫冬至一起,現在就出去走走!”徐佑扔了筆,將紙揉成一團,轉身問道:“誰知道哪里有賣紙筆的,要好紙,好筆!”

      大雪中的錢塘城少了一絲煙火氣,多了幾分曼妙禪意,一行人走過了柳樹巷,繞過了三里坊,遠遠能看到西湖邊上的元陽靖廬,哦不,現在改叫大德寺,數十名工匠打著赤膊,頭上還冒著白汽,正冒著雪將原先的房舍一一拆除。

      建大德寺所需不菲,州府撥了部分款項,再由錢塘縣拿出來一部分,剩余的差額由佛門去自籌。但是揚州作為天師道的大本營,信佛的普通居士不算多,籌錢也籌不了多少,因此在帝都某些人的授意之下,竺法派了門人弟子到一些中等士族的家里去化緣,給多給少都不是事,至少讓佛祖看到了你的向佛之心。

      不信佛也沒關系,佛門講究平等教化,比起儒家的有教無類更激進了一步,只要你有善心,就可以結善果。

      何謂善心?給大德寺捐錢就是最大的善心!

      這些中等士族惹不起佛門,只好忍氣吞聲乖乖的交錢。當然,其中也不乏想要投機的人,主動送巨資給佛門示好。于是連哄帶騙外加墻頭草的投靠,竺法很快就籌夠了初期的錢款,因此今日做好交接之后,立刻破土動工。

      不能怪竺法急切,竺道融給他的時限,只有四個月,明年四月初八浴佛節必須完工,為此不惜人力,不惜錢財,不惜一切!

      “大德……梵語稱為婆檀陀,是不是?”徐佑涉獵甚廣,精通佛儒道三家的各種典籍,尤其重生之后,前世里讀過的許多書,不管翻爛了的還是淺嘗輒止的,都越清晰明白的出現在腦海里,并沒有隨著時空的穿越而遺失在記憶的長河中,反倒像是經過了歲月的洗滌和錘煉,變得愈的牢固。

      “佛今日后,小下e,於長宿處,應喚大德!大德的梵語正是婆檀陀,喻義年長德高,七郎當真好學識!”何濡談起佛經來頭頭是道,可語帶不屑,神色譏誚,毫無一點大德名僧的風采。

      e也是梵語,譯過來的意思就是比丘,出家的佛弟子。徐佑對這點還是了解的,扭頭望著左履霜等人,道:“誰知道《易》中的‘大德’作何解?”

      左慚愧道:“我沒通讀易經,這個,實在不知該如何解釋。”

      履霜雙手負后,倒退著踩在雪地里,嬌美玲瓏的身材顯露無疑,蹙眉想了一會,突然面露喜色,道:“我記起了,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不息謂之易!”

      徐佑啪啪的鼓掌,笑道:“對極了!”

      秋分自幼不愛讀書,跟著徐佑也沒讀書的條件,學識上要差履霜太多,壓抑不住心底的崇拜,拉著她的裙袖,贊道:“阿姊,你懂的真多!”

      冬至雖然讀書,但跟左差不多,對《易》了解的太少,聽了履霜的話,心有所感,道:“儒家所說的大德,可比佛家要通透的多了。大德曰生,真是簡單明了,卻又直指天地間最深刻的道理。小郎,那道家的大德又是什么呢?”

      “《易》雖被儒家奉為六經之一,卻也不完全算是儒家的典籍。道家也學《易》,并從天地大德引出對生的理解,生生者未嘗生,其所生者即生,這是生命繁衍,孳育不絕的意思。再說這個德字,孔子認為德就是合、和,也就是仁愛。老子則認為天下萬物由道而生,合于道則必有德。至于佛門,有一個很出名的七佛通戒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就是釋迦牟尼的大德,也不能說就比儒道兩家的差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