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在第三天傍晚時分,終于駛回了紅星大隊。
還沒進村,車輪揚起的塵土未落,遠遠地就看到村口黑壓壓站滿了人。
像是全村老少都出動了。
“這……這是干啥呢?”
司機給嚇了一跳,還以為出了什么亂子,腳下意識地踩了踩剎車。
隨行的小李秘書探頭一看,笑了。
“是來歡迎姜顧問的。”
他感慨著,來時自己已經按規矩,提前給公社去了電話,匯報了姜顧問的回程時間。
想必是公社通知了大隊,趙大山又用大喇叭廣播了。
跟著領導下鄉也不是一回兩回,可從沒見過哪個村的村民,對一個人有這么大的熱情。
這陣仗,比迎接省里的大領導還夸張。
吉普車緩緩停穩,大隊長趙大山立刻大步迎了上來,臉上的褶子都笑開了。
“姜神醫!您可算回來了!”
他嗓門洪亮,激動得滿臉通紅。
“你不在的這些天,大伙兒心里都空落落的,沒個主心骨!”
車門一開,村民們“呼啦”一下就圍了上來。
“姜神醫回來了!”
“咱們的活財神回來了!”
“小芷啊,在外面跑了這么多地方,肯定累壞了吧!”
姜芷走下車,看著眼前這熟悉的一幕,清冷的眼底也泛起一絲暖意。
“娘。”
她穿過嘈雜的人群,一眼就看到了站在趙大山身后的母親趙秀娥。
趙秀娥眼圈紅紅的,快步上前來拉住女兒的手,仔仔細細地打量。
“瘦了,也黑了些……”
姜芷拍了拍母親的手背,輕聲安慰:“沒瘦,路上伙食挺好的。”
跟在后面的姜巧巧,看著眼前這眾星捧月般的一幕,心里五味雜陳。
曾幾何時,她做夢都想成為人群的焦點。
可如今真的站在這里,她卻只想往后縮。
村民們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帶著幾分審視和好奇,但已經沒有了從前的鄙夷和嘲諷。
這一切,都是因為姜芷。
是姜芷,給了她重新站在這里的資格。
“行了行了!都別圍著了!”
趙大山揮著手,用他那大嗓門疏散人群。
“姜神醫剛回來,累了一路,讓她先回家歇歇!有什么話,回頭再說!”
村民們這才戀戀不舍地讓開一條路。
回到家,嶄新的青磚大瓦房窗明幾凈,院子里收拾得井井有條。
趙秀娥早就燒好了熱水,備好了換洗衣物。
晚飯,趙大山夫婦也過來了,端來了一大盆熱氣騰騰的豬肉燉粉條,香氣撲鼻。
飯桌上,聽著小李秘書和劉老眉飛色舞地講述著姜芷在三個貧困村“點石成金”的神奇事跡。
趙大山聽得心潮澎湃,手里的筷子都快捏斷了。
“先給人換魂,再給地換命!我的乖乖,小芷你這腦子是咋長的!”
趙大山一拍大腿,“我算是服了!徹底服了!”
姜芷只是安靜地吃飯,偶爾給母親夾一筷子菜。
這些在她看來再正常不過的“望聞問切”,在別人眼里,成了神乎其技的手段。
吃過晚飯,送走了客人,姜芷并沒有立刻休息。
她把趙大山和幾個大隊干部,還有姜巧巧,都叫到了堂屋。
“考察的事辦完了,但咱們村里的事,才剛開了個頭。”姜芷開門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