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金口玉,自己若是當著眾朝臣的面拒絕的話,那就是抗旨不尊,抗旨,那可是殺頭的大罪。
他還不想死啊!
“臣,接旨!”
謀算了那么久的事兒沒成不說,最后還被塞了一個沒什么油水的差事不說,還容易得罪人。
早知道,他今天就該告病在家休息的。
失策了。
余閣老和孫太傅見曹禮陽吃癟,心情不要太舒暢了。
余閣老是小皇帝的親外公,他所做的一切自然是為了小皇帝好的。而孫太傅是小皇帝的帝師,自然也是站在小皇帝這邊的。
兩人是三朝元老,又沒犯過大錯,朝中就算有人想整他們,也找不到能一次把兩人擼到底的證據。
當初余稚放棄當朝臣,就是為了保護好親爹和親姐還有年幼的外甥。
只有夜深人靜時,才會感慨,若是當年……
若是當年余稚沒有放棄,還有曹禮陽什么事兒。
曹禮陽:好好好,我就是多余的了是吧!
榮喜高唱退朝時,除了曹禮陽,其他人可以說是心情不錯的出宮的。
“相爺,能者多勞,堤壩加固工程看著政績一般,可你若是把這堤壩修好了,修固了,修出一個能用百年都不會潰堤的堤壩出來,那也是傳頌后世的功績不是!”
曹禮陽:那么好,您老怎么還把這么好的差事推給我了呢?
不過,這話曹禮陽不敢說,怕挨兩個老東西噴得體無完膚的。
論嘴皮子的功夫,他曹禮陽別的不怕,就怕這倆老貨。
人家這年紀擺在這兒,吃過的米比他吃過的鹽都多,比不了,比不了。
“是,閣老和太傅說的對,是下官眼界太狹隘了,堤壩加固的事兒,下官一定會監督到位的,絕不會多花國庫一分錢,也絕不壓貪墨民工一個銅板的。”
“好,相爺有這覺悟,是我南燕之幸。”說著,余閣老老懷欣慰的拍了拍曹禮陽的肩膀,“我們幾個老家伙年紀大了,南燕以后還是得靠你們這些忠臣分憂的。”
“閣老重了,身為臣子,自然是要替君分憂的。身為父母官,自然也是要憂百姓之憂的。”
“相爺所極是,堤壩加固工程繁重,相爺日后還需多多費心,朝中這邊,有我與余閣老兩人鎮著,不會出亂子的,你就放心去為民辦大事兒去吧!”
曹禮陽:聽著很偉大的樣子,可是……也沒人告訴他,監督堤壩加固的事兒是很累人的事兒啊!
他這都五十歲的人了,成天的往堤壩那邊跑,這老胳膊老腿的,萬一那天摔了,那可就是傷筋動骨的大事兒了。
出宮回到相府,曹禮陽想發火,又覺得自己這火沒處發,生生給自己憋出了病。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