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肉下肚,第二天村里人上工的精氣神都明顯不一樣了。
男人們揮舞鋤頭的力氣更大了,女人們挑水的腳步也輕快了許多。
仿佛那股鹵肉的香氣,化作了實實在在的力氣,融進了每個人的筋骨里。
日子一晃,就到了十月份。
秋風送爽,田野里一片金黃,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腰,空氣中彌漫著豐收的味道。
秋收,正式開始了。
東北的冬天來得早,必須搶在霜凍之前把所有糧食收回來、曬干、入庫。
這是一年中最忙碌,也是最考驗人的時候。
整個沈家村都動了起來。
田地里,男人們光著膀子,揮舞著鐮刀,動作整齊劃一,金色的稻浪在他們手下成片倒下。
女人們則跟在后面,將割下的稻子捆成一捆捆,再用扁擔挑到地頭的牛車上。
她們的汗水浸濕了衣衫,但臉上洋溢的卻是豐收的喜悅。
曬谷場上,老人們則負責打谷子。
他們掄起連枷,一上一下,富有節奏地敲打著稻穗,谷粒便噼里啪啦地脫落下來。
一群半大的孩童,則提著小籃子,像一群快樂的小麻雀,在田埂間來回穿梭,撿拾遺落的稻穗。
每一粒糧食,都不能浪費。
收完谷子收苞谷,掰下來的苞谷棒子堆成一座座小山。
收完苞谷,地還不能閑著,得趕緊翻耕,種上冬小麥。
整個村子就像一臺上緊了發條的機器,連軸轉動,忙得不可開交。
持續了整個夏天的干旱,在這時卻顯現出唯一的好處——天氣晴好,曬糧食特別快。
金黃的稻谷和玉米鋪滿了整個曬谷場,在陽光下閃著誘人的光澤。
直到十一月上旬,最后一批糧食入庫,氣溫也驟然降了下來,人們才終于松了一口氣。
盤點收成的時候,村長依舊眉頭緊鎖。
哪怕整個夏天,村里那臺寶貝拖拉機天天拉水澆地,沒讓地旱死,但糧食還是比去年減產了足足一成。
不過,跟隔壁趙家村比起來,沈家村的情況已經算是天大的幸運了。
沒有拖拉機拉水,趙家村的地旱得更厲害,糧食減產了兩成還多。
交完公糧,就到了最關鍵的分糧環節。
沈萬山看著倉庫里剩下的糧食,又想起之前王衛國帶著大家去糧站搶購回來的那批,心里有了底。
他一咬牙,當著全村人的面宣布。
“今年的儲備糧不動!收上來的這些,除了留足明年的種子,剩下的,全部分了!”
此一出,全村嘩然,隨即爆發出震天的歡呼。
最終算下來,一公分能分到的糧食,竟然跟去年豐收年景差不多。
沒少,在這災年里,已經是萬幸中的萬幸!
村民們看著領到手的糧食,對村長和王衛國充滿了感激。
而隔壁趙家村,則是另一番光景。
他們本就底子薄,儲備糧不多,今年又減產得厲害。
分到各家各戶的糧食,一公分算下來,比去年直接少了一半。
這下徹底炸了鍋。
哭鬧聲、咒罵聲、爭吵聲響成一片,不少人跑到大隊去鬧,強烈要求撤了劉國林的村長職位。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