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紅星走在最前面,背著手,滿臉紅光。
他看著這二十五頭大肥豬,就像看著二十五垛會走路的鈔票。
到了肉聯廠,過磅,開票,一氣呵成。
毛重一斤四毛錢。
二十五頭豬,總共賣了兩千零八塊錢。
沈紅星揣著這筆巨款,手心都有些冒汗。
這可是兩千多塊錢!
不過,這錢還不能全落在村里口袋。
按照規矩,要先上交五百塊給大隊做統籌。
然后,又花了二百五十塊錢,抓了二十五只半大的豬仔回來。
一只豬仔,十塊錢。
剩下的錢,才是村里能動用的。
趙家村那邊,情況也差不多。
他們也賣了豬,手里也一下子寬裕了起來。
可問題是,現在有錢,糧站里卻沒糧了。
這下,趙家村的村長劉國華是真急了。
他領著村里幾個干部,干脆也不回家了,直接帶著鋪蓋卷,在糧站門口打起了地鋪。
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只要有運糧車過來,他們必須第一個搶到。
現在這光景,誰都看得明白。
秋收還沒到,可就這大旱的天氣,產量肯定要降。
產量降了,但該交的公糧,一斤都不會少。
甚至,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饑荒,上面的公糧征收比例,說不定還會往上提。
這么一算,自家村里剩下的那點糧食,根本撐不到明年夏收。
不買糧,就得餓肚子。
劉國華他們,在糧站門口足足等了五天。
終于,一輛解放牌大卡車,拉著滿車的糧食,緩緩駛進了糧站。
糧站的門一開,劉國華他們就瘋了似的往里沖。
可糧食不多。
而且,價格也漲了。
從原來的八分錢一斤,漲到了一毛錢一斤。
劉國華也顧不上那么多了,把賣豬剩下的錢全掏了出來,能買多少買多少。
最后,他們也只搶到了三千斤糧食。
三千斤。
聽著不少。
可趙家村全村上下,將近三百口人。
這么一分下去,一個人也就十斤。
十斤糧食,夠干什么的?
塞牙縫都不夠。
趙家村的人,心態徹底崩了。
不光是他們,整個連山大隊,乃至周邊的幾個公社,全都陷入了對糧食的恐慌之中。
各大隊都急了。
現在沒什么比糧食更重要。
大家開始想盡一切辦法,變賣手里的集體資產,換成錢,再去搶購糧食。
連山大隊部,孫連城也是愁得好幾天沒睡好覺。
這天,他看著公社地圖上那個大大的水庫,眼睛一亮。
那是連山大隊的集體魚塘,面積很大。
可因為持續干旱,水位下降得厲害,眼看著就要見底了。
與其讓里面的魚活活干死,不如趁現在撈上來賣掉,換成糧食。
孫連城立刻拍板,讓下轄的各個村子都出人,一起去魚塘抓魚。
“衛國啊!”
孫連城開著吉普車,專門跑了一趟沈家村,找到了王衛國。
“有個事,還得你出馬。”
他遞給王衛國一根煙,自己也點上一根,猛吸了一口。
“收購站那邊,給的價錢太低,死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