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陳陽已經和旬佳宏高安良甚至文蔓露說過了。
關于肖景云的這個事情,并不好辦。
肖景云的威望太高了,水平也高,在乾州省幾乎是無人質疑,哪怕放在全國,肖景云那也是讓人尊重的,他是可以和文修平、楚逸云等人平等對待的中醫名家。
說實話,要不是肖景云自已這一次報名參加這個大賽,肖景云是有資格當評委的,陳陽絕對是要客客氣氣去對待的。
只不過,肖景云自降身份參加了大賽,陳陽作為主評委,雖然要尊重肖景云的身份,卻也要履行自已的職責。
今天陳陽再次提出這個問題,一方面是試圖說服肖景云,讓肖景云意識到自已的失誤,另一方面也是表明自已的態度。
哪怕不能說服,也讓人知道他陳陽是早就看出了問題,并沒有盲從。
這就像是投票一樣,少數服從多數,但是多數是錯誤的,哪怕你反對了也不能改變結果,但是你反對過,當對方的錯誤暴露出來的時候,你就是正確。
陳陽調出了患者舌象的局部放大圖,指向幾處細微的剝脫點:“大家請看,舌面雖以紫暗厚膩為主,但此處、此處,隱約可見細小剝脫,此非純陽虛寒濕所能解釋,提示陰分亦傷。再結合其微細促中偶現的一絲數象,是否可能存在陰陽俱虛,乃至虛陽欲脫之兆?”
接著又展示了幾項關鍵的實驗室指標:“患者肝功能、腎功能指標均已臨近危險值,體內代謝環境極其脆弱,如此大劑量的猛劑,對此刻的患者而,是否是不堪重負的巨大風險?”
陳陽的分析,結合了清晰的圖像和客觀數據,并非空泛的理論之爭,而是直指臨床最現實的安危問題。
會場內鴉雀無聲。
許多選手陷入了沉思,尤其是李浩飛、旬佳宏等年輕一代,仿佛被打開了一扇新的思路之門。原來,即便是肖老這樣宗師級的人物,其看似完美的方案,也可能存在基于患者具體情況的潛在風險!
莊啟文眼中閃過明悟的光芒,他回想起自已行醫中遇到的一些類似情況,有時猛藥確實效如桴鼓,有時卻適得其反,關鍵就在于對患者正氣存留程度的判斷!
肖景云的臉色徹底沉了下來,他行醫數十載,享譽杏林,何曾在大庭廣眾之下,被一個年輕后輩如此質疑?
盡管陳陽語氣恭敬,問題也切中要害,但這在他看來,無疑是挑戰他的權威。
“理論推演,終是紙上談兵。”
肖景云淡淡的道:“患者病情危篤,非此峻劑不能破冰回陽!我自有把握,亦有后續應對之策。若因畏懼風險而裹足不前,坐視陽氣衰亡,才是醫者之失!”
他堅信自已的判斷,也堅信自已能夠駕馭這劑猛藥。
陳陽看著肖景云,知道無法僅憑語說服這位固執的前輩。
“肖老經驗豐富,自有決斷,我提出此點,并非否定肖老方案,而是希望引發大家更深層次的思考——在危重癥救治中,如何在‘祛邪’與‘扶正’之間找到最精準、最個體化的平衡點,這也是我們舉辦大賽,互相切磋的意義所在。”
陳陽沒有強行壓制肖景云,而是將爭論提升到了學術探討的高度,既表達了自已的擔憂,又維護了大賽的和諧氛圍,更給所有選手上了一堂生動的臨床思維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