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一開始確實也被嚇住了。
看著母親蒼老的容顏,已經花白的鬢發,還有那雙幾乎癲狂的眼睛里透出來的猩紅,她頓覺一陣委屈伴隨著怒火漫上心頭。
她立馬跳起來,有樣學樣,也拿起一把刀抵著自己,嘶吼道:“好好,您要是血濺當場,女兒今日也不活了!橫豎都是一死,我這條命賠給你,賠給大哥!”
她邊說邊落淚,望著門外又驚又怒的丈夫,哽咽著交代后事,“我要是沒了,還請你替我料理,對外就說我們母女二人同一日發了急病,不治歸西!”
虞正德氣壞了。
想想自己一家子小心翼翼過到今日,從巔峰跌至谷底,好不容易有些起復,眼瞅著日子漸漸好了,又冒出一個不成器的大舅子拖后腿!
他不冤嗎?
虞府不冤嗎?
難道張耀祖有今天,是虞府一手造成的嗎?
一向溫吞的文官被逼急了,他上前一把奪走張老太太手里的刀,厲聲呵斥:“岳母這般不講理,是瞧著我虞家無人了么?好好,今日我便拉你去御前告上一狀,叫圣上來評評理!!”
說罷,他就死死拽著張老太太的袖子,要將其拖出門。
老太太原本就是嚇唬張氏來的,哪里真想過去告什么御狀。
況且……這事本就是她無理取鬧在先,真要告了,張耀祖怕會罪上加罪,再多一層刑罰。
見女婿氣得面色鐵青,力道之大,根本掙脫不開,老太太終于有些怕了,語氣騰地一下軟乎了下來,一口一個好姑爺地喊著,總算讓虞正德略微消氣,將人拖到屏風處才松開手。
荀媽媽是個厲害的。
見老太太松緩下來,她忙上前接走了自家老爺手里的刀,又扶著張氏坐了下來,順手將她那一把也帶走。
眼瞅著局面平和下來,也無兇器在手,一屋子人總算松了口氣。
尤其是鄭秋娥。
她靠著婆母最近。
剛剛那一下,著實把她嚇得不輕。
見荀媽媽出手了,她又是感激又是欣慰,忙不迭地奉茶給張氏,又取了軟和的墊子來給張氏靠著腰,這一番動作下來,母女二人只剩下相對無,惟有淚千行了。
這一次過后,張老太太許久沒有登門。
也不知這回來,所為何事。
到底是自己親娘,張氏怎能視而不見?虞正德也沒有將岳母關在門外的習慣,夫妻二人對視一眼,還是讓下人騰出正廳,將張老太太引去那頭。
鄭秋娥正猶豫著要不要跟上一塊去,卻聽張氏吩咐自己:“過會子人家會送冬日里的皮毛布匹料子來,你看一眼,核對一下單子,別叫人家弄了什么粗制濫造的來迷了咱們的眼。”
鄭秋娥忙福了福:“是,母親。”
目送他們離去,她結結實實松了口氣。
身邊的陪嫁丫鬟木蝶忙小聲問:“奶奶,咱們不去了么?”
“咱們去什么,把太太吩咐的事情辦好才是要緊。”鄭秋娥很分得清輕重緩急。
入秋后,大戶人家裁剪冬裝也是一件大事。
上到主子,下到奴仆,有條件且厚道的東家自會置辦齊整周到,不叫外頭說一句苛待下人。
張氏隔個兩三年便會給府里下人們做一身新。
今年,大奶奶嫁進府里,這事兒便落到了鄭秋娥的身上。
這是這位新媳婦走馬上任后負責的第一樁事務,自然要比什么不著調的外祖母到訪更重要。
她打起精神來,命人去取了歷年的布匹賬冊,正式接手。
話分兩頭,另一邊的張老太太已經到了正廳。
這兒是虞府接待正式客人所用的地方。
布置典雅大氣,處處都頗有詩畫文人的風采,且瞧那一排擺設的多寶閣便知,上頭古玩擺件不多,卻件件精巧用心,更有深意。
張老太太肚子里墨水不多,壓根領會不到虞正德的用心。